城市通APP

主题: 往事堪回首

  • 梁文
楼主回复
  • 阅读:9038
  • 回复:7
  • 发表于:2018/7/5 15:19:16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北票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下乡五十周年纪念
             一
一九六八年十月十五日,天阴沉沉的。北票矿区五间房初中三届学生被分配到上园公社下乡的,在北票火车站集合,车站外面的广场上,人头攒动,站满了学生和送学生的家长。沉闷笼罩着人们,人们的心情也像阴沉的天气一样。
我们确实还是孩子,初一的虚岁才17岁,个别上学早的,只有16岁。
这样的花季年华,本应坐在教室里学习,停学搞了两年文化大革命后,今天却毫无选择权利的被送去了农村。
从现在起,我们将离开温暖的家,离开父母,像刚会飞就冲向了暴风雨中的燕子。学生,家长,对未来都充满了迷惘无奈,不知道明天会是怎么样,这一去意味着什么。完全不像喊的那些慷慨激昂的口号,血是沸腾的,心是火红的,所谓身在农村胸怀世界,那是胡扯,是胡说八道。
送我们去上园的是那种黑色的拉货的货车,同学们站在里面。
火车徐徐的开动了,这一刻,我们步入社会的人生大幕被徐徐拉开了。
  列车在南岭隧道里行驶时,火车霎时被火车头的烟尘包裹了,四周黑洞洞的,隧道里阴森而又潮湿的冷风,从我们的面颊,从我们的耳畔飞快的掠过,此时有一种不是人而是一头装在车皮里正在外运的猪的感觉,没有自尊。
几分钟后,列车驶出了隧道,停在了南岭车站,我深深地吸了一下新鲜的空气,。
在南岭停车是等待一列从大连开来的火车,此时正行驶在上园与南岭两个车站的区间,时间不长,那列火车也驶进了南岭火车站。那是一列绿色的客车车厢的列车,里面满满的和我们年纪相仿的大连学生,他们是从美丽的滨海城市大连,到北票农村插队的老三届。在停车那短暂的时间,两列车上的学生互相挥手。
拉着我们的货车终于到了上园车站,公社把我们安排在上园中学的教室里,饭是馒头鸡蛋汤,那个蒸馒头的中年男人,个不高,似乎是挺爱说话的那种人,腰上记着白色的围裙,显得挺忙的似的,他大概是上园蒸馒头的权威了,馒头各个都一般大,像机器做出来的那样,非常整齐,馒头白白的,非常漂亮。鸡蛋汤也做的是一流的,在略有稠度的湯里,均匀的散布着如蝉翼一般的鸡蛋絮。后来认识了他后,知道他的名字叫王轩。
那天晚上,我们就是在上园中学的教室度过的,都是小孩子,也没几个躺在书桌上睡觉的,况且深秋的夜里又比较凉,人们有的站着有的坐着聊着,嬉笑着。
仰望夜空,繁星点点。深秋的夜晚还是有点冷。
同学张洪顺吹着笛子,那笛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是那么的悠扬空旷,飘荡在空中久久都不散去:远飞的大雁,请你快快飞,捎个信儿到北京,红卫兵战士想念恩人毛主席...
              二
天渐渐亮了,那一夜在我的记忆里,没有困顿,没有寒冷,也没有长长的漫夜感觉。一切是那么的平淡,只有那凄婉的笛声,这么多年一直萦绕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早晨吃的是油条,豆浆,还是那个小个子男人的手艺。
食堂在公社革委会的门外,比一间教室略宽大一下,它的东面是上园供销社。就是这个不大的供销社,成了我们日后逛一逛的大商店。
天更亮了,这天公社非常热闹。吃过早饭的我们,聚集在公社的院子里,等待着宣布去哪个大队哪个小队。各个有青年点的生产队,由队长带队,套着马车也早早的来到了公社,他们把马车停在了供销社门前的空地上,这片空地平时是农村集市的场地。
时间到了,我们坐在了公社会议室里。
那个年代,把一切都看作是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这么多学生成批的来到农村,公社,各个大队,生产队都非常重视。
首先,由公社书记讲了一通话,都是那时的套话。书记胖胖的,讲话的语调平缓,有点官腔。
也就是从那时候,我知道了这个胖胖的男人,就是这里一言九鼎的李书记,而且喜欢长篇大论的讲话。
我被分配到三巨兴大队下张五道沟生产队青年点。
三巨兴大队,一共两个青年点,一个在下张五道沟,一个在胡头沟(东沟)。男同学每个点五人,下张五道沟青年点的男生是二年八班的,胡头沟(东沟)的五名男同学是二年四班的。两个青年点的十名女同学是三年三班的。
那时对一同去三巨兴大队的女同学都不认识,那还谈得上彼此有个照应,我们自顾自的找到该坐的马车坐了上去。
下张五道沟生产队的大车,架辕的是一匹铁青色的马,特精神,前面是两头骡子拉稍。
马车沿着铁路边上的路,快速朝西驶去。大约走出二里多地后,从铁路桥下穿过,沿着山路一直向北。
走了大约七、八里路,翻过一座小山包,下了坡,路就是河道了。
马车经过的路上,山上,田野一片秋天的景象,满目黄色,地里的庄稼已收割完了。光秃秃的山伫立在深秋的景色里,是那样的冰冷,那样的没有生气。也没见到几个人,远处偶尔看见有人家疏落的散布在沟叉里,或山底处。天空中看不见蓝色,昏沉沉的,不时有山雀,窝栏鸣叫着闪过。
车老板甩鞭的“啪,啪.....”声,拉车牲畜的有点节奏的蹄声,似乎给眼前的景象带来些许生气。
马车在河道里的路上快速行驶着。
走了大约三,四里路,发现远处路两旁有若干人在那里,待马车驶近时,这些人“载歌载舞”的跳起了“忠字舞”,同时还嗷嗷的喊着口号。
我不记得当时我们喊没喊口号回敬,即使喊了,也无外乎“向贫下中农学习”或“大有作为”一类的话。
三巨兴大队到了,大队部是几间石头垒起来的平房,墙面是用泥抹的。没有院墙,院子里也不那么整洁。
我们被让进屋里,屋里摆放着拼起来的长条桌,两边是长条板凳。
桌子上早已摆好了炒菜,在当时那是相当丰盛的。
大队干部,两个青年点的生产队长,陪餐。
其中比吃饭更重要的,是赠送给每一位同学一本袖珍版的《毛主席语录》,红色塑料皮上,带有一圆形的毛主席头像。
其实,《毛选》,《毛主席语录》,我们手里都好几套了,学校给了一本《语录》,家长单位给的,这大队又给了一本《语录》。
吃完饭,被分到东沟的同学,东沟用来时的车拉走了,被分到下张五道沟的被下张五道沟来时的车拉走了。
             三
上园西北有一座山,叫喇嘛洞山,它是上园地区最高的山,靠近山顶有一个平洞,里面有水。真所谓“山多高,水多高”。
下张五道沟就是喇嘛洞山东南山脚下的一个东西走向的小村子,村子前面,也是南面,是一条小河。村里不到二十户人家,大部分是张、楊二姓,村子里有一个只有一间教室的小学。五名女同学被安置靠近村中央的一户张姓人家。这家的男人过世了,有两个女儿,一个十多岁的男孩。大女儿叫张笑岩,与五位女同学年龄相仿,二女儿叫张笑茹,比她姐小几岁。
在小河的对岸是一座坡形很缓的小山,在这座小山的脚下,小河沿边也有一户张姓人家,男同学就被安置在这里。
这家是哥俩,原来有四间老房子,老二在我们下乡那年,又在老房子的东头接出四间房。
我们就住在老二新接出来的最东边那个屋里。
房东叫张文堂,三十二,三岁那样,不善言谈,是生产队的会计。
女主人与她男人不一样,会说话,爱说话,心眼来的也快。他们有一个十多岁的女孩,一个七、八岁的男孩。
那天从大队回来,晚上生产队又在村中的小学教室里开了个欢迎会。农村的大人孩子都特爱热闹,屋里挤满了人。
  生产队还给我们准备了香烟,是那种深蓝色烟盒的,“迎春牌”。要知道,这牌子的烟两角七分钱一盒,当时就算挺贵了。那时候烟的质量还是不错的,现在五,六十元一盒的烟也不如它。
我的吸烟历史可以很精确的知道从那天晚上开始的,一吸就是50年,就是一辈子。我想,要不是有那次,也许我这辈子不会碰那玩意。
来自手机版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 0421知心朋友
  • 发表于:2018/7/7 18:56:07
  • 来自:辽宁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同一首歌,同一条路,同一样的心情。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