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通APP

主题: 纪念缘聚辽西成立十年文集 征稿启事

  • 海纳百川
  • 发表于:2018/9/27 9:50:10
  • 来自:内蒙古
  1. 2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爱你


    ——写给《缘聚辽西群》 

     燕之龙


                 
   你是我的一场梦,从一场雪开始,纷纷扬扬了整个季节。

   你从晶莹芳洁的雪野中走来,长发飘飘,素裙袅袅,宛若精灵,清丽娇俏。

   呵!将你捧在掌中吧,如捧一只白鸽,扑簌簌放飞于掌上,空留丝丝毛羽的温热和足爪抓挠的悸痒吧。

   将你揽入怀中吧,如拥一只毛茸茸的宠物,轻抚着怜爱着,你就是我日思夜梦百般呵护千年等待的白狐吗?

   将你含入口中吧,似一枚甘怡香甜的青芒,似一坛古韵悠悠的陈酿;似烤羊排经久风靡的余香,似苗青稻黄耕耘后丰收的欢畅。抑或似新采的樱桃般那样沁入肺腑的芬芳吗?

   爱你。可采了最珍贵的冰山雪莲,将她植你裙裾一角,永开不败;可携了最心爱的藏品,双手贡奉你额前,博千金笑口;可令时间永存,痴痴地望你,如忆一段往事,如赏一片风景,如聆一曲轻歌,如诵一篇美文。除此之外,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幽谷访兰竟遇了你!雨中探春竟遇了你!青青绿荫里,幼鹿般跳荡跃动的,那就是你了;山花烂漫里,鸟雀般抑扬婉啭的,那就是你了;幽幽灯影里,柳丝般摇曳轻舞的,那就是你了;而那扑火而来的飞蛾,就是孜孜以求、奋不顾身的我吗?

   应该是一个有月的晚上,听你讲心底久藏的往事。你绿衫款款,羽化成仙,在静谧的夜里轻语呢喃;应该是一个无眠的午夜,与你在玩捉迷藏,你古灵精怪,我追逐不到你,蓦然回首,你在灯火阑珊处回眸顾盼。

   幻想着与你执手相握,传递爽润的温热,情景交融,该是怎样的一展情怀啊!憧憬着与你秉烛相叙,共剪西窗话夜雨,心有灵犀,该是怎样的一袭绚烂啊!

   变化的是岁月和时间,不悔的是对你深深的珍惜和依恋;更改的是流年和容颜,不变的是对你孜孜以求的执着和信念。

   遇见,不分先后,不论早晚,正如那场雪的到来,为着那个冥冥之中存在的注定。盼着,从上玄到下玄,由清浅到丰满。由幽静的空溟到美美的沉睡。时光正好,惊喜交集。清晖漫天,若水穿尘。爱你无言,静如花开。你是人间四月天,你是我苦思冥想的美丽梦幻;你是爱,是暖,是希望,是重逢,你是我毕生求索攀援的彼岸。

   怎样的一种过往,让心灵沸腾。

   怎样的一种期许,让前世有盟。

   怎样的一种约定,让你我相溶。


   每日都在路口边痴等,每月都在阳光下相拥。情到深处无以记,爱到浓时吝发声。

   一群人,守望着诸多故事,温暖了N座城。

   一本书,承载了恁多回忆,记录了众多情。


   我那梦想的花朵啊,时刻在心头绽放。


   真爱无言,花开有声。

   默默相伴,寄语卿卿!


   作者简介:
   谭凤山,笔名燕之龙、惠月、凌凤斋主。1963年8月出生。1983年参加农行工作。业余时间爱好写作及书法。发表作品近百万字。系朝阳作家协会会员;朝阳金融学会会员;北票书法协会理事;朝阳县书法协会会员;朝阳双塔区作协副秘书长等。先后编辑《农金小报》、《辽西魂》及各种纪念册和书籍十几部。2009年出版散文集《拨动心弦》

  • 海纳百川
  • 发表于:2018/9/28 20:59:27
  • 来自:辽宁
  1. 3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追忆“缘聚辽西”

——贺缘聚辽西博客圈成立十周年

陈  雪

   近日,《缘聚辽西》(纪念版文集)主编吴德洲先生发来了征稿启事,看了后,感触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缘聚辽西”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十年间,“缘聚辽西”组织并承办了文学交流、摄影创作、社会公益等;宣传辽西文化、凝聚正能共识的各类活动,扩大了区域影响力。今天,我们看到了健康发展,不断壮大,硕果累累的“缘聚辽西”,它已成为互励人生的品牌,享誉辽西大地。

   我与“缘聚辽西”的缘分要追溯到2010年,那一年我从一位长辈那得知新浪社区里有辽西人自己的博客圈,我就开通了新浪博客,加入了圈子,被朋友拉进了缘聚辽西博客圈的QQ群。从此,我的业余生活多了一个事项,就是闲暇时进博客圈看博文。我发现博客圈的博友们大多来自朝阳地区及周边市县,他们的文章不但文笔品优,而且素材广泛,标新立异、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

   记得2011年冬,博客圈组织“看望莹雪献爱心”活动,我报名参加了,这次活动我们以购买莹雪诗集的方式资助她些微薄的生活费。莹雪是个高位截瘫患者,手脚都失去功能,她纯清曼妙的诗句都是用牙咬着筷子吃力敲击键盘完成的,嘴唇常被筷子咯破皮,每一句诗文背后都留下她辛勤的汗水。她坚韧、阳光的心态感染了我们每一位看望她的人,她的成长历程激励我们健康人更应该有质量的努力工作,奉献社会。这次有意义的献爱心活动大大增加了我与“缘聚辽西”的粘合度。

   2015年春,我离开朝阳来北京工作,之前我从没有离开过辽西这片土地,环境的改变和高强度下的工作状态,迫使我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学习新知识和适应工作性质的任务上,我的QQ也因为受不良网民破坏停止使用,一度与“缘聚辽西”失去了联系。面对复杂的环境和工作压力,我的精神高度紧张,甚至有些木纳和困惑。这时的我更加怀念辽西这片并不富饶的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正直、善良、朴实的人们;和参与“缘聚辽西”活动的点点滴滴。

   直到2017年的某一天,我又有幸来到了缘聚辽西博友微信群,见到了久违的博友和家乡人,听到了“缘聚辽西”主题歌;那优美的充满六零时代气息的动听旋律,看到了微友们分享的美文和户外活动照片,辽西人简单、安逸、质朴的生活场景叠加式浮现在我眼前,使我倍感亲切和温馨。想起我在朝阳的时光,也常参加圈里户外活动,我找出以前的照片,照片记录下我和朋友们登上一个个山顶的瞬间,一种“江上有奇峰,锁在云雾中”的征服感;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情呼唤着我。我要把工作难点当作我征服的山头,顷刻间我有了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决心,心里默念: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感恩“缘聚辽西”,是你的包容、豁达、朴素感染着我,时至今日,成为我不断进取的动力和精神家园。苦闷的时候,你给我恬静;疲惫的时候,你给我抚慰;奋进的时候,你给我鞭策。至此,在“缘聚辽西”成立十周年之际,送上我衷心的祝愿,祝愿“缘聚辽西”持续发展,传播正气!祝愿博友们身体力行,多创作好的作品,传承辽西文化精髓,造福后人。

   作者简介:   陈雪,葫芦岛市建昌县人,大学学历,经济师。1989年至2015年供职于朝阳市建设银行,2015年至今在北京从事智库工作。

   兴趣爱好:国际关系、时政、音乐、户外运动、旅行等。
  • 海纳百川
  • 发表于:2018/10/2 23:32:18
  • 来自:辽宁
  1. 3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醒  着  的  梦

  魏德广 


   忽然想起讲课的事情,我连忙找出笔记本、书籍放到床上,装进黑色皮背包里,又随手从一个立柜里拿出手机,塞进衣袋。同时嘱咐小外甥不要乱跑。匆匆走到门外,咦,这地方咋有些陌生,远处的高岗正在施工的,路凸凸凹凹也不太好走。

   心里却想:这里离讲课的地方不算远,打车应该很快就可以赶到。可是转了好一会,却没有看到一辆出租车。我约摸:讲课的时间快到了,得给对方打一个电话,于是掏出手机,没成想却是一个装着眼镜的黑皮眼镜盒,长方的和手机大小很相似。嗨,真是越忙越乱。

   正在急得团团转时,我一抬头,见到路边摆摊的一个女孩子,想借她的手机用一下,她却说,你到里边的摊位打固定电话吧!那是一个卖肉的摊位,老板挪开一扇猪肉,从后面找出了无绳座机递给我,我却看不清键子,仔细一看是触屏式的,现在都用手机,脑子里的电话号码一片空白。冷不丁,想起秦朝辉此时应该在讲课现场,遂拨出他的号码,好久不见回应……铃声响起来,一着急醒了,是起床的闹钟在响……

   心里有事,梦已成真。

   还是在四月初,与小悠说好去北票进行诗歌写作公益讲座,几经商量最后订下的时间是五月十二日。看着台历,日子还有厚厚的一叠,索性信马由缰,不疾不徐。讲课虽说是轻车熟路,前年在网络讲了一课,基本是不停地录入笔记上文字,间或打几行文字,算来好几年没有讲课了,心里真是没有底。春天的时光仿佛在一夜变绿,那天又一瞅台历,随着剩下日子越来越薄了,不免有些恐慌。

   北票虽说不远,但是作为讲课还是头一次。那几年“好为人师”,喀左、建昌、凌源、建平到处讲课,印象最深的是在建昌县的大礼堂,居然还派上了高音大喇叭。唯独没有去北票讲课,也是一种遗憾。

   闲下来,将诗歌讲座的备课笔记重新整理了一下,头绪挺乱,只好抓住一个纲。

   后来听说“缘聚辽西”助力,算做“缘聚辽西”的一个活动,按说我和海纳百川是老朋友,他的加入倒使我好像是上了台吉千米竖井的闷罐,上不见天,下不着地。

   现在唯一可以抓住的就是我自己备课这一条。想一想自己把这次讲座当做一次向朋友汇报学诗心得,心里一下子像是在千米巷道里迎面遇见走过来的几盏矿灯,豁亮极了。

   那几天,我的书架刚巧归拢到一个屋子,几个书架连成一排,很有气势。书架一挪动,就得把书一一搬下来,放在一旁,再整理归类重新上架。书架高的几层,还得登梯子上上下下,很是麻烦。小悠说她的悠弈教育有一些书,就着这个机会,我顺便选一些书送给她。

   整理书架,我又看到小悠十多年前出版的《青春梦痕》。想来我与北票缘分很深。

   还是五十年代的时候,母亲为一桩经济纠纷到过北票,和王家酱园打官司。那家是做挂面的,还卖酱油、醋、酱、小菜什么的,住在大柳树下坡拐弯处。那条街很窄,参参差差的店铺挤挤插插。老王家不远斜对过就是北票戏园子,一天晚上,我们还到戏园子看了一场戏。演出的剧团挂着紫红色的帷幕,上面有一只很大的白象图案。那时我根本不明白啥是打官司,只知道是来讨账,还到南山的法庭去过一趟。母亲虽说不识字,但她明晓事理,敢说话。长大了我才知道一句老话,女子敢见官胆子大如天,我至今为母亲的胆量而自豪。

“   文革”时候我在朝阳塑料厂时到过台吉的万人坑参观。那时还是坐的大卡车,只是在台吉矿附近,还没到北票城里。

   到文联工作之后,那年春天我们一行六七个人,来到台吉千米竖井体验生活,下过千米竖井、参观高压水力采煤、洗煤厂,在矿工宿舍住了四五天,算是体验生活吧。

   那时候北票矿工报办得挺红火,我也给矿工报写过不少关于诗歌写作的文章,其中一篇文章就是《写诗没有方法》。

   前年春天,寻着辽梅的香气,我们一行四人应邀到北票市东官营镇小巴沟杏府山庄,参加北票东官营镇举办的首届辽梅艺术节。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杏府山庄,门口几位员工正在悬挂大红灯笼。这次活动吸引了来自朝阳及北票市作协、书协、美协、影协、楹联、诗词等群团组织的作家、诗人、艺术家、旅游工作者及周边城市承德、锦州、阜新等地各界人士和新闻媒体记者,当然还有“缘聚辽西”的众多朋友。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海纳百川见到我让我在开幕式上讲讲话。我这个人照本宣科还可以,不善于即兴发言。咋办呢?那年我虽然没见过辽梅,但是却根据对大黑山的体验,观察辽梅的照片,写出了一篇散文《瞩望辽梅》散文诗《辽梅三章》,居然在“川州文艺”上发表了。我就根据这些讲了多年对辽梅的向往,讲了高铁时代临近,如何打造北京的后花园,作家艺术家要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打造生态全景北票贡献力量,也算一段讲话吧!

   去北票讲课的那天早上,我早早地醒了,教育学院王春香老师主动要送我们。我约好其他人在文化影剧院集合。轿车缓缓驶出城区,一驶上一零一公路,引擎嗡嗡鸣鸣,窗外的树木渐渐流成了起起伏伏的曲线。五月的辽西,田野复苏,到处充满勃勃生机。窗外掠过一排排葱绿的树木、一行行盛开的杏花……驶近北票城,河流波光粼粼微风抚动岸边烟柳,那个黑色的煤城早已经水木葱茏……

   很快与小悠联系上了,她开着红色的轿车与我们汇合。走进讲课的课堂,大家的热情拥围着我,还有许多不认识的新朋友,我一眼就看到玻璃墙上那面“缘聚辽西”天蓝色的旗子,犹如蓝蓝的天空般的澄澈。讲课很快就开始了!

   站在白板前,先做一个铺垫,心里依然有些忐忐忑忑:

   话说回来,在八十年代,我在很多地方做过诗歌讲座。那时朦胧诗刚刚兴起。写诗歌的人努力向潮流靠拢。那时热爱文学是令人艳羡的事情。但我在很多场合说过:文学之门就是地狱之门,没有敢于下地狱的精神,不要搞什么文学创作。我的老师迟松年先生说过,最初参加的人千军万马,但是文学是一场韧战,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者。

   后来,文学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几乎丧失殆尽。全民经商,浪费了多少好时光。

   那时候,人们看诗歌习惯于畅晓明白,一时间诗歌受到不少的责难。我还是力挺朦胧诗的,也在《朝阳工人报》写过一篇评论。回过头来看,那些东西更多的还是那个时代对于诗歌的认识,也算是比较清醒的认识。

   互联网时代将天南海北的人连在一起,今天通过悠弈教育的平台做一次学诗交流,做一次互动,还是第一次。

   互联网开启了泛写作的时代。去年,娜仁其其格回来,说到网络写作,她不以为然。她依旧重视传统的纸媒写作。为什么?网络写作没有门槛,写作成了卡拉OK。没有经过编辑的把关,放任自流,久而久之会写坏自己的手,导致创作质量的严重下降。为此,我在去年成立了光芒一一现代诗群,这个诗群集合了朝阳(朝阳籍)以及全国一批优秀的诗人、评论家、诗歌朗诵家。坚持深入生活和体验,在生活中获得灵感,坚持诗歌鲜明的时代性、坚持有大爱,有热血、有担当、有难度的个性化的写作。诗歌只有真正深入进去,才会知道: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

   走上文学之路有时候也是一种无奈。十六岁我刚刚进工厂,一场史无前例的“文革”风暴袭来,很快我就被卷进风暴之中,被人家敲锣打鼓地送了大字报。那天晚上在工厂会议室引发了一场关于我的激烈大辩论。多少年以后,妻子对我说,那时还不认识我,却在小什字下坡看到我的名字被打了×的大字标语,以为魏德广是个什么坏蛋。

   在工厂得不到真正的重视,求学无望,上进无门,恋爱受挫,自己非常苦闷。无路可走,爱上了读书和写作,以抒发自己的苦闷。那个时候书很少,在图书馆能看到的只有李瑛《红花满山》《枣林村集》,贺敬之《放歌集》。以及李学鳌《放歌长城岭》等。也背诵过一些诗歌。没有办法只好自己动手抄写唐诗宋词。1972年我开始发表诗歌。在这之前写过很多鼓词、快板书等曲艺。诗歌于我,应该说,并轨较快。

   之后走进文联,也是历尽挫折。我以我的认知面对挫折,我以我的善良面对邪恶。我笃信挫折出诗人。李杜之所以伟大,也在于他们的精神,他们面对苦难、面对挫折后的人生选择。我们不能成为李杜,但可以留住李杜冲天的豪气!

   黑夜留给我足够的黑暗,诗歌的梦让我看到一线希望,一线光明。

   我拿起白板笔在雪白的白板上写下一行字:《我的学诗笔记》诗歌是醒着的梦……我那悬着的心,终于沉了下来……

                                                              2018年9月25日早上

   作者简介:  魏德广 (晴雪)曾任《辽西文学》副主编、执行主编。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作家。1961年纪念建党四十周年征文奖。 曾在《辽宁青年》《中国诗人》等发表作品。出版散文集《晴雪》《古城月色》。 2015年《中国地》获辽宁作协“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征文”诗歌一等奖。2017年《写给屈子》获诗刊社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入围奖。


  • 海纳百川
  • 发表于:2018/10/3 8:18:19
  • 来自:辽宁
  1. 3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感谢朋友们12618人次的关注、分享!请继续关注!
  • 海纳百川
  • 发表于:2018/10/7 10:07:27
  • 来自:辽宁
  1. 3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与缘聚辽西

燕归来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与缘聚辽西博客圈的结缘就在于我们博友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

      从小我就喜欢文学和艺术,爱好写日记。2008年开通了互联网博客空间,我便将日记本转到了网上。那时我也加了几个圈子,但仅限于网上交流,但与缘聚辽西却是网络、现实都参与,在“缘聚辽西”这面旗帜下,留下了我很多人生难忘的美好记忆。记得在新浪博客圈当管理时很是锻炼提高自己的水平,一篇篇博文要审阅加精。那时每天清晨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圈子里的好文章。看看自己发表的博文有多少人来访,每天都很期待。后来,我参加了缘聚辽西博客圈组织的户外活动,更感觉到博友们的魅力无穷。第一次见到圈主是在内蒙塞罕坝草原采风活动时,风度翩翩,和蔼可亲。同时亲眼见到了山石等一批博友,一路同行,欢歌笑语。我们互相拍照,面对面交流,现实活动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因为我们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让我们相遇在博客圈,相识在生活里。小外低脚原来是大内高手,真让我刮目相看。秋游大黑山、白石水库漂流、喀左赏梨花……凡是我参加过的博客圈活动我都尽力而为,用影像记录着精彩的难忘瞬间。

       记得我们缘聚辽西博客圈连续组织过四次新春联欢会,各位才华横溢的博友各展其能。圈主的三步彩、杂家窝铺的《窗外》、清泉、午夜片羽的诗朗诵、小品、乐队、舞蹈,都令人难以忘怀。摄影摄像的队伍聚焦在演员身上,俨然央视的春晚。导演是多才多艺的快乐鼠歌。每次活动结束,我便将录像整理成片,满足各位博友的需求,喜欢这种累并快乐着的感觉。在缘聚辽西这个圈子里,我们从来没有因为第一次见面而陌生拘谨,博友之间其实彼此早已走进心灵的世界。一路走来,我与“缘聚辽西”结下了兄弟姐妹般的情谊,因为有了那么多宝贵的经历,让我的人生路更丰富多彩。

     泰戈尔说过: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们做叶的事业罢,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我愿意始终做缘聚辽西的一片绿叶。
  • 海纳百川
  • 发表于:2018/10/7 11:43:54
  • 来自:辽宁
  1. 3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鸣谢各位支持"缘聚辽西"的朋友们!

    《缘聚辽西》(纪念版文集)征稿启事发出后,1个多月的时间,我们收到了征稿142篇26万字,收到缘聚辽西博客圈博友个人友情赞助出书捐款18250元。“缘聚辽西”又创造了一个网络文化盛举!网络是虚拟的,感情是真挚的!缘聚辽西,魅力永远!!
     征稿和赞助按照启事约定已经全部结束!感谢各界的关注!感谢缘聚辽西博客圈各位老师和兄弟姐妹们的大力支持!感谢《北票在线》这个平台!谢谢线长梅子、踏歌行!


   13808人次的点击阅读再创《北票在线》点击率新高!


  • 海纳百川
  • 发表于:2018/10/13 15:14:16
  • 来自:辽宁
  1. 3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缘 聚辽西》再谱新篇

―纪念《缘聚辽西》博客圈成立十周年

 冬雪腊梅


 时光荏冉

岁月经年

寒来暑往

又是一个春天

十年光阴

弹指一挥间

你在大辽西相聚

你在黑山白水间浮现

你是一只庞大的梯队

你拥有雄兵强将成百待千

你是湍流不息的大江

把那污泥浊浪席卷

你是浩瀚苍茫的大海

吸纳着起伏跳跃的百川

你弘扬着新时代的浩然正气

你传递着当今文明的列传

你让多少笔耕者文坛奋蹄

你让多少赏识者纵声感叹

第一只龙鸟飞起

第一只果花绽现

古老的川州

大美的黑山

汹涌的凌河

盛景万千

文明的曙光牛河梁

悠久的文化属红山

一代代民族精一将将人杰好汉
是他们在挺着民族的钢筋铁骨

是他们又把那炎黄子孙的气节

彰显

一行行、一段段

一章章、一篇篇

是我们――

是我们缘聚辽西人把这憧憬惊人的实例传颂

是我们把这乾隆玉笔亲批下的宝地来续撰

朝逝夕去

气象变迁

缘结于天南地北

交流凝聚,分享把正能量的檄文创编

曾记否?

一次次采风

一回回感叹

几经徘徊在凌河深处

几度返往于黑山山巅

可想起?

坝上草原的风情

大峡谷的渊源

红海滩上风景如血

凤鸣朝阳列列山峦

洁白如雪的驿路梨花

春意浓浓的万亩杏园

圣洁辽梅的含苞欲放

快乐天使的愉悦欢言

回眸久久史

重度来聚欢

那一幅幅

那一卷卷

让我们激情奋笔

让我们再谱新篇

弘扬大德,光耀北票

传送大美,春满人间

      作者简历:

      王兆艳,笔名冬雪腊梅 。1980年高中毕业,爱好诗歌阅读,从事个体餐饮30年,闲遐时登山游景,灵感记录群山峻岭,奇树怪石,美丽景观。喜读佛教经典,诚实为人,


  • 海纳百川
  • 发表于:2018/10/13 21:28:59
  • 来自:辽宁
  1. 4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海纳百川
  • 发表于:2018/10/13 21:31:26
  • 来自:辽宁
  1. 4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致谢《北票在线》15518人次的关注、阅读、分享!

  • 海纳百川
  • 发表于:2018/10/25 11:51:31
  • 来自:辽宁
  1. 4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缘聚辽西博客圈LOGO设计:海纳百川

  • 海纳百川
  • 发表于:2018/10/31 11:22:20
  • 来自:辽宁
  1. 4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感谢18088人次的点击阅读分享!
  • 海纳百川
  • 发表于:2018/12/5 16:32:09
  • 来自:辽宁
  1. 5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一方净土

 紫藤夜雨

    两年前,当我独自一人来到异乡青岛创业的时候,那份艰辛可想而知,每天,面对的是如流水般的车流人潮,回到家中,放眼望去,又是钢筋水泥垒砌的寒凉,置身其中,更显孤独寂寞。

    渴望有那么一个地方,能让我忘记烦恼,忘记忧伤,安放我无处置放的孤寂与乡愁,于闹市区寻得一隅,让我从此以后会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净土。

   这一方净土于我而言,是一个小小的码头。出小区右转,穿过一条林荫小道,就能看见码头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都是来这里买海鲜的,有当地的居民,有游客,还有像我一样客居异乡的游子,方言土语,南腔北调,那么和谐的糅杂在一起,让人不禁莞尔。

    穿过长长的摊位,人潮,到达海边的时候,望向远方那苍茫的大海,我抑郁的心情总会豁然开朗。远处,平静的海面飘荡着几叶扁舟,让人不由得想起那首流传千古的绝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船坞里静静的停泊着好多渔船,时不时会有出海归来的渔船,渐渐停靠在码头,当渔民们把战利品一箱一箱地举上岸时,四周焦急的人们都围拢了过来,挑选,询问,讨价,还价,各取所需,最终如愿以偿,满载而归。那些朴实的渔民,露出满足的微笑,默默地上岸织补渔网,为明天梦想的起航做准备。

    这时候,我最喜欢的事,就是看海鸥。这些小生灵,在海面上自由的翱翔,长长的羽翼,娇小的身躯,可爱极了,它们围着渔船上下翻飞,向渔船上的渔夫传递着自由而欢快的喜悦,忽然间直插海面,叼起一条小鱼,然后一个鱼跃又飞走了,平静的海面上,只留下一圈圈淡淡的波纹,瞬间飘散。看得出,海鸥是群居的生物,它们结伴而行,只要有一只落在海面上,其它飞累的就会紧挨着它降落,挨挨挤挤,叽叽喳喳的欢叫着,其乐融融。间或有小艇驶过,那发动机的轰鸣声,也丝毫不会影响到它们。渔民收网以后,会有一些挂在网上的小鱼啊,小虾啊,小螃蟹啊,被抖落在岸上,也会有海鸥飞落下来,它们步态沉稳,安闲而优雅地啄食着,像极了家乡院子里啄食玉米粒的鸽子,让人生出无限的怅惘。

    这一方净土,曾经是我逃避俗世的精神家园。我犹如一只受过伤的鸟儿,独自梳理着羽毛,静静地等待伤口愈合,我不知道明天还会有什么样的艰难险阻,但我知道,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这里疗伤,调整好心态,继续面对未知的一切。

    而今,两年多过去了,一切都走上了正轨,我也找到了新的净土,那就是缘聚辽西博客圈,虽然我只是个普通的文学爱好者,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但是圈主吴德洲老师和圈里的兄弟姐妹们,都像亲人一样待我,每次回老家,和大家相聚,都能感受到浓浓的亲情,让我找到了回娘家的感觉,我曾答应吴大哥,写一篇征文,题目就叫《缘聚辽西,我的娘家》,虽然因为忙,没有兑现承诺,但是博客圈带给我的快乐,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感谢博客圈,感谢吴大哥,感谢圈里的兄弟姐妹们,因为有缘,我们相聚!


    作者简介:紫藤夜雨,本名刘薇,辽宁省建平县人,农民,喜欢文字。现在山东威海创业。

 

  • 海纳百川
  • 发表于:2018/12/5 16:56:04
  • 来自:辽宁
  1. 5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纪念缘聚辽西博客圈成立十年文集 征稿启事”,截止今日已经突破2万点击人次新高!感谢在线网友的关注、阅读、分享!

感谢《北票在线》网站提供平台!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 海纳百川
  • 发表于:2018/12/7 20:38:59
  • 来自:辽宁
  1. 5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一次刻骨铭心的徒步挑战



辽西汉子

     都说人生如梦,六年光阴似箭,那藏在心中的留念,在唯美的年华里缱绻,到如今还时时微漾心田;那年那月那一天,滴滴点点,还依稀在眼前浮现;那深深浅浅如诗如画的美好,缠在温暖的指尖,搁在心灵最深处,抵达刻骨铭心的制高点;绚灿多彩的瞬间,五彩斑斓,洋溢在人生梦之源!

     2012年8月下旬,缘聚辽西博客圈组织的“看望莹雪、认购《诗语》、奉献爱心”活动得到了很多人的积极响应,四面八方的爱心人士纷纷前往朝阳,看望残疾人莹雪,购买她创作的《诗语》,以此表达社会关爱之情。缘聚辽西博客圈徒步俱乐部以此为契机,策划了一次徒步北票至朝阳35公里的爱心之旅。此前,通过网上报名,大多数人闻之兴叹。最终,八位挑战者脱颖而出:杂家窝铺、积雨云、老北京、辽西汉子(笔者)、钢铁温柔、风云六位男士和山石、自由行走两位女士。有意思的是,这次挑战活动后勤保障人员却不少,博客圈圈主海纳百川以及朝阳博友丫头、燕子等与挑战者建立了热线联系,遥相呼应,呐喊助威,一旦哪个挑战者坚持不住,会随时驾车来接应,为35公里徒步挑战保驾护航。

    9月1日早上5点20分,挑战35公里徒步活动在郑家窝铺双桥洞路边悄然进行。挑战者一行八人沿着北票至朝阳坚硬的柏油路上行走,一步一步量着脚步前行。看着出发前的轻松愉悦,其实绝非想当然那样。好在挑战者们都是第一次参加挑战,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和斗志,有说有笑在路上执着行走。

   秋日的气息凉飕飕的,对徒步者来说感觉很舒服、很惬意,大家步履飘飘,乐乐呵呵地前行着。走到半程时,有人计算了一下,大家的行走速度在每小时6.5公里左右。看着路上车辆呼呼而过,阳光渐渐在头顶摇晃,秋老虎也是热的了不得。大家各有招法,顺着路边阴凉走,或打伞继续走。累了,大家聚在路边宽敞处,喝着热水或矿泉水,吃点自带的小食品或水果“垫吧垫吧”,补充一点能力。彼此交流一下徒步的感想,成为大家挑战过程中喋喋不休的话题。也有嘴馋者,沿途摘几个山枣、野葡萄之类,或者拿出相机或手机拍照,抓住一些精彩镜头,颇有一番别样情趣。

    杂家窝铺是挑战者当中年龄较大的一个,我们都叫他杂家大哥,他精神抖擞,不甘人后,步步相随。我属于压阵者,与大哥聊起了此次活动的核心人物莹雪。她是朝阳市残疾人女作家,身残志坚,克服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用嘴叼笔坚持写作,创作范围包括旧体诗、词、楹联、自由诗、散文等。2001年学会口叼筷子操作电脑操作,据说完成了7本书的出版发行,堪称文坛奇迹。

    途中,偶见几件趣事,不免拿来嘚瑟一下。笔者穿的是网球鞋,却不知对徒步来说是大忌,应该穿登山鞋或徒步鞋。可惜,穿网球鞋走35公里,让我吃了苦头,脚上磨了好几个血泡,甚至见了“血腥”。在临近朝阳市区的个体鞋摊上,买了一双布鞋,但穿在脚上根本走不了路。无奈,只好拎着布鞋,穿着原来的网球鞋,咬着牙完成了徒步挑战。一路走来,我先后喝了7瓶矿泉水,是挑战者中喝水最多的一位。距离终点时,有三位博友因体力透支,被保障车队接走,但也算完成徒步挑战。

     历经7个小时、35公里的长途跋涉,于当日中午12点18分到达朝阳。在终点,大家欢呼雀跃,点赞不已,庆祝此次挑战活动圆满成功。

    又步行了一公里,到了女作家莹雪家里,大家每人拿出20元钱购买了《诗语》一书,并拍照留念,见证了一段数不尽道不完欲说难休的不老传奇。

     爱心活动完成后,一行人兴冲冲乘车返回北票。

     “川州晨曦风情迷,博友纷纷向圈旗。结伴去朝献爱心,浓郁乡情总相宜。勇士八人誓言齐,狂行歧路七十里。挑战极限不畏惧,闻者竖指皆称奇。”回家不久,我写下了上述心得体会,为挑战活动做了一个短暂小结。

     在纪念缘聚辽西博客圈成立10周年的日子里,细数博客圈的点点滴滴,不免感慨万千。而我,总是忘不了这次刻骨铭心的徒步挑战历程。

     岁月如鞋,步履匆匆,与其说不远奔赴一场盛事的缤纷高潮,不如说,是为了与家乡山水穿越厚重时光的精彩相逢。即便在不辞辛劳的奔波中,蓬勃故土一脉相承,波澜不惊,洋洋洒洒,方显缘聚辽西罕见情怀,岁月静好,让我恋恋不舍、永生难忘。

     
作者简介:辽西汉子、又名人在旅途,真名丁文刚。辽宁省朝阳市作协会员,北票市作协理事,北票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闲暇喜爱舞文弄墨,自得其乐也。有四百余大小块文字见诸于《人民日报》、《辽宁日报》、《朝阳日报》、《辽西文学》、《作家天地》等,博大家一笑而已,不足挂齿......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