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通APP

主题: [推荐]浅谈论坛人气

  • 眼镜
楼主回复
  • 阅读:1132
  • 回复:8
  • 发表于:2008/10/4 22:50:59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北票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论坛如江河,人气如流水.

  人气,是衡量一个论坛优劣的最重要的指标。如何打造出一个精彩的论坛,则要对论坛人气有一个认识的高度,从而提高版主提升和控制论坛人气的能力。 

  一、论坛需要什么样的人气? 

  人气如流水,治坛如治水。如果仅仅把人多和帖多作为衡量论坛人气优劣的唯一指标,是论坛管理认识的误区。 

  论坛需要人气归纳起来是:求大气,树正气,有朝气,去浮气。 

  求大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版主不凭个人喜好而主宰和改变论坛既定的方向,不能对自己的不喜欢的体裁、思潮、话题漠不关心,甚至加以限制。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树正气:一个没有正气的论坛,不可能起到教育网友和相互学习的作用,一个没有正气的论坛也是一个没有凝聚力的论坛。版主要明是非,辩美丑,不打击异己、不一味迎上,不下压网民。 

  有朝气:保持论坛自身旺盛的新旧代谢。不拉帮结派,不搞山头,不搞圈子。不要让新来网友觉得这里有一个圈,走不进来,而让新来的网友走得进来,融得进去。形成一支凝聚力强而又能不断自我壮大的网友队伍。 

  去浮气:不搞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不追求虚浮的人气,不聊版涮屏。力求主帖言之有物,回复说之有理,相互问候有节。 

  二、衡量人气的三个重要指标。 

  1、发帖数量:决定一个论坛帖子的流速。一个发帖数量为零的论坛其实就是死水一潭。但一个论坛并非是发帖数量越高越好,大量的发帖会影响帖子在论坛滞流的时间。并且,一个时期内某一网友的发帖数量急增,造成涮屏,也是版主管理中要注意的不正常的发帖数量。追求论坛人气长期的平稳,细水长流,能体现一个版主对论坛人气的调控能力。 

  2、回复数量:决定了一个帖子在论坛首页停留时间和受关注程度。一个没有回复的能坛其实就已经失去了论坛发展的生命力。但一个论坛里的帖子也并非回复越多越好,会影响一些新帖在论坛滞流的时间。同时,也会形成空洞无物的聊版,反而会造成对人气的伤害。 

  3、主帖质量和回复质量:是衡量一个论坛人气最关键的因素,能使网友们在互助中增强论坛的学习性和娱乐性,增强论坛网友间相互了解,提高凝聚力。所以,版主在论坛回复中,一定不要片面追求回复数量,从而降低了回复质量。应当用好的回复质量来调动更多网友的关注、参与和回复。从而达到回复数量和回复质量的高度统一。 

  三、论坛人气之源。 

  论坛人气之源何处?两个字:互动。互动,就是首先要盘活论坛现有的网友资源,参与到论坛的发帖和回复中。 

  并非是所有的版主都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很多时候,论坛和网友寄希望的则是,一个版主能带多少新来的网友到他的论坛和版块里来。其实,任何一个版主,在一个论坛和版块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如何让你所在论坛和版块里的有限的网友首先互动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吸引外来网友不断参与进来的一个核心团队。 

  认识互动,还要从这方面来看:互动,不是简单的1+1=2简单的数学游戏。互动,是一问一答、一顶一回中的物理学中的原子的裂变。拥有互动,只要愿意,你就可以把一个帖子讨论始于开始,穷于无端。所以,毫不客气地说:拥有互动,三个核心网友能支撑一个论坛,四个核心网友能搞活一个论坛,五个核心网友能搞好一个论坛。拥有互动,十个核心网友就是一个精彩绝伦的论坛。 

  论坛互动的一个宗旨就是盘活网友资源,论坛互动的另一宗旨就是实现论坛和版块的外向型发展。从而达到帖源共享、版主交流、网友互动的目的。因此互动分为:
 
  版内互动:充分调动版内的网友相互顶帖,相互关心,相互学习。 

  版间互动:论坛内各个版块相互间的互动,实现版块和版块间的帖源共享、网友资源共享。 

  论坛互动:建立论坛的外向型发展,实现论坛与论坛间的帖源共享、版主交流、网友资源共享的目的。 

  实现互动,就要求版主和网友们都能做到,既顾小家,也顾大家,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不拉帮,不结派,不挖墙角,不拉人,不拉帖。而真正把自身论坛和版块的竞争力放到增强自身的特色上,实现论坛网友爱好的多样化的需求。

(作者/云端寻美

  
  • 桃花吐蕊
  • 发表于:2008/10/5 7:08:27
  • 来自:辽宁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楼主,这也叫浅谈,谈得够深 了。
(0)
(0)
  
  • 淡淡梅妆
  • 发表于:2008/10/5 8:40:30
  • 来自:辽宁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说的真明白,借鉴了

(0)
(0)
  
  • 王新刚
  • 发表于:2008/10/5 9:22:09
  • 来自:辽宁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支持!
(0)
(0)
爱生活,爱摄影
  
  • 小蜜蜂
  • 发表于:2008/10/5 9:56:29
  • 来自:辽宁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支持!

(0)
(0)
  • 眼镜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08/10/5 15:41:19
  • 来自:辽宁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这是在朋友的坛子里沉淀多年的一个帖子,看着不错,就转到这里来了。

我感觉这不单是管理员应该学习的。

更是每个斑竹和真正热爱《北票在线》的会员都应该学习和弘扬的!

(0)
(0)
  • 优哉游哉
  • 发表于:2008/10/5 17:00:02
  • 来自:辽宁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言之有理。

(0)
(0)
  • 海纳百川
  • 发表于:2008/10/13 12:31:11
  • 来自:辽宁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高见!

(0)
(0)
  • 飞哥
  • 发表于:2008/10/24 9:24:39
  • 来自:辽宁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刚才听大家谈论三国,偶然想起诸葛亮激周愈曾经用曹植的<;<;铜雀台赋>;>;做武器,把连二桥该成揽二桥的故事,就想了解一下这曾经使得诸葛亮都为该赋的华美而倾倒的词赋.上网一搜,还真有呢!摘录到此,有大家一起欣赏!

《铜雀台赋》,三国时期曹植在邺城铜雀台落成时所作,为汉赋中的经典作品,文辞华美。

建安十五年,曹操击败袁绍及其三子,并北征乌桓,平定北方。于是在邺建都,于漳河畔大兴土木修建铜雀台,高十丈,分三台,各相距六十步远,中间各架飞桥相连。铜雀台建成后曹操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又命自己的几个儿子登台作赋。其中曹植下笔成章,做出这部作品。

曹操听后大为赞赏,封其为平原侯,并勉励说:吾昔为顿丘令,正值二十初度,思当时所行,无愧于今。今汝已长成,可不勉哉!

 

 《三国志·魏书十九·任城陈萧王传》中收录的《铜雀台赋》: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孔明用计激周瑜时把铜雀台赋中的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蝀。改成了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以此激怒周瑜,坚定他作战的决心。在原诗中,蝃蝀就是虹,二桥指从铜雀台出发链接金虎台和玉龙台的两座桥。古代是一回事。刚好周瑜和孙策的妻子姓桥。所以很容易产生错觉。但是,周瑜老早就下定决心一战了,岂是诸葛亮激出来的?

  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中的《铜雀台赋》: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云天亘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 

  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跟《三国志》中的《铜雀台赋》相比,《三国演义》中的《铜雀台赋》有很多内容为后人自行添加,如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