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通APP

主题: 孙守仁短篇小说的特色(上)

  • 金陵文德
楼主回复
  • 阅读:6727
  • 回复:3
  • 发表于:2019/5/15 8:30:14
  • 来自:江苏
  1. 楼主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北票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孙守仁短篇小说的特色(上)

 (2008-09-26 17:26:24)

转载


标签: 

文艺评论
 

孙守仁短篇小说的特色(上)


南京   周道纯 



      孙守仁同志,是辽宁省的一位很勤奋又很有才华的作家。几十年来,他已写了大量短篇小说,其中大部分是反映煤矿工人生活的作品,用他的话说是“煤味小说”;另外还有不少儿童题材的小说。我只看了他的一部份作品,这里,我想就他的几篇短篇小说,谈谈他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一些特色。

有个性又有时代气息的人物

       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文学中的小说更是要写人的,人物往往是小说描写的主要对象,是构成小说艺术形象的主体。古今中外凡是优秀的小说,其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小说的作者为读者塑造出了有血有肉、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因此,老一辈的作家经常教导我们,要在观察人、了解人、体会人方面下苦功,把自己笔下的人物写得真实,写得生动,尤其要写出特点来。


    但是,要写好人,却并不容易。这些年来,浮躁不安的心理和急功近利的思想,使得有的短篇小说的作者很会编一些离奇古怪甚至“大胆”、“开放”的故事,却写不出令人赞叹、令人难忘的人物。他们笔下的人物,或者苍白无力——缺乏生活的真实,或者脸谱化——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样的人,或者“似曾相识”——别人已写过好多遍了,等等。这类小说由于缺乏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而让人看不下去,即便看了也留不下什么印象,更不用说打动人心了。

    从孙守仁的小说里我们欣喜地发现,无论是《翻飞的燕子》中的高师傅,《选择》中的哥哥,《找鲁迅先生评理去》里的“我”,《阳光的味道》中的英子,还是《方草》中的方草,《妈妈的情人》里的关叔和妈妈,作者都能依据各个人物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境遇、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生活方式而表现出各不相同的人物个性和特征,使读者看后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我记得有一位著名的画家曾说过“笔墨当随时代”这句很深刻的话,我想,小说家描写的人物同样要洋溢着时代精神。孙守仁笔下的人物,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就是说他写的人物是只有在今天我们这个时代才有的人物。

    比如他写的高师傅,在这位普通工人的身上,人们发现他不是一般的勤劳、认真、忘我,而是有着新的特点——主动关爱人与自然的和谐,尽己所能地构建和谐的环境,这是新世纪中国工人才有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如果放到十年二十年前,像他这样的工人在接到修缮古塔的任务后,只会也只能按图纸施工。如果他自作主张地给一大群燕子留窝,那不是被人视为“怪人”也是要受到人们批评的。但是在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护野生动物、爱护大自然,创造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已成了人们的共识。因此,高师傅在修古塔的过程中给燕子留下栖身之所,是在做一件利己利人、造福子孙的事。他也是一位洋溢着时代精神、具有远见卓识的人。

   《妈妈的情人》这个题目本身,在二三十年以前出现无疑会受到讥笑和指责,因为“情人”、“性感”这些词本身在过去就是不怎么好的,做了母亲的人怎么好再有情人呢?儿子又哪能公开母亲的隐私呢?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情人”、“性感”并非贬义词了。女儿为寡居的母亲当红娘、儿媳给单身的公公找对象,在今天已被人们看作是好事一桩。因而文中的妈妈有权利爱她所爱的人,儿子也由过去的不理解到理解和后悔了。他称关叔为妈妈的情人,不但不是不尊重妈妈和关叔,而是对他们发自内心的尊重。而这种尊重是社会发展与进步到今天才会有的。

 

以人物自己的行动塑造人物


    好的小说都有典型性的人物,塑造具有典型性的人物是小说家的一件大事。孙守仁在这方面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俗话说“说得好不如做得好”,用人物自己的行动塑造人物的鲜明性格,是孙守仁常用的手法。

   《妈妈的情人》中的关叔,作者开头是这样写的:矿难使他“断了一条腿,少了一只耳朵,他媳妇离他而去”,“那张嵌着煤沫的脸,要多恐怖有多恐怖,背地里我叫他‘黑鬼’”,“我一看他的模样,毛骨悚然”。可见,这个关叔是令“我”讨厌的一个人。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又残又丑又黑的人,在“我”的弟弟得急性阑尾炎,“我急得团团转”时,他拄着单拐,借了辆手推车,将“我”的弟弟送到医院,并垫上了住院费。是他救了弟弟的生命。当“我”考上大学而全家为学费发愁时,关叔来了。他没喝一口水,从兜里掏出二千元钱,递给妈妈说:“孩子上学用钱,你们先用着,等孩子挣钱了再还我。”后来弟弟也考上了大学,又是关叔借给他家三千元。他无私地帮助“我”家,自己却因省吃俭用而得了肝癌,最后去世了。作者通过关叔这一系列克己助人的行动,非常深刻地揭示了关叔那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品德。他虽然人长得丑,但内心是很美的。他虽然人残废了,但仍然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更进一步说,他完全值得“我”和妈妈爱。

   《方草》里的女主人公方草,身上那种坚强、豪爽的特点,给我们很深的印象。她有着男子汉的个性,有着顽强不屈的精神,这种个性和精神正是艰险的煤矿工作和坎坷的生活反复磨练的结果。不是吗?先是遇到煤窑灌满了水,丈夫溺水身亡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逼得她不得不挺起腰杆收拾残局。大家发奋苦干,小窑刚“变得生动起来”,方草又因塌方事故失去了第二任丈夫。作者写方嫂对两次灾难性打击的坚决抗争,写她和走窑汉同心创业的经历,写出了她“没有颓废,没有草鸡,嗓门尖尖的,说话也带吊儿郎当的”性格特点,一个风风火火、敢说敢干的女矿长的形象也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成功的心理描写


    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有助于小说人物的刻画。由于孙守仁长期生活在工矿企业,他对工人很熟悉、很了解,对他们有很深厚的感情。再加上他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因而对工人的内心世界非常了解。他在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往往显得得心应手、非常自如。

    在《翻飞的燕子》这篇作品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作者用绝大部分篇幅写了高师傅的心理活动。由于本文的篇幅有限,我不能详细引用他精彩的文字,这里,只须摘引一些词语就行了。开头是:“塔燕”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噪得高师傅心里躁躁的”。他自言自语:“妈的,今天犯的什么邪,连燕子都瞅他不顺眼。”接着,“高师傅从兜里掏出一支烟来,仰望空中的塔燕,意思是说,你们跟我牛什么,等我们把塔修缮完了,看你吵吵个屁。”但不久“他有些分心了,手拿瓦刀,站在脚手架上冲着塔顶发呆,”“‘妈的,这活没法干了?’高师傅心里骂着,手却掏燕窝,把那两只雏燕子放入另个窝,这样折腾来折腾去,哪行呢?没等干活,那‘白脖又落在他的肩头上,他心里犯了合计,‘咋回事呢?’他抬头看看塔顶,黑压压的,全是燕子,那一双双眼睛都在注视着他,他心里有些发毛,手也不听使唤,嘴里骂道:‘咋回事,咋回事?’他蓦然想起咋天的事,是不是它们向他讨还那两只雏燕呀”。

    这些心理描写,具体而细致地揭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和矛盾冲突:一方面是工头要他加快进度的命令,另一方面是燕子们求助的叫声;一方面是按图纸施工的规定,另一方面是燕子需要栖身的窝。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高师傅终于想出了两全其美的办法,做到既按时保质修好了古塔,又为燕子留出了很好的窝。这些生动、细致的心理描写,把高师傅的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使得他的思想感情充分地表现出来,他的形象也变得真实可信,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弦。

   《找鲁迅先生评理去》中的“我”,是一个很有典型性的人物。现实生活中,刻板的、教条的甚至毫无道理却要学生坚决遵循的教学方法,给学生的压力太大了,对学生的心理伤害太大了。作者刻画的这个人物是很典型很有现实意义的。他又是主要运用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的。

    文章一开头,就把我们带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今个儿是礼拜天,本来同学约我去踢足球,我却被圈在家里,闭门苦读,算是对我的一种惩罚吧。皆因段考,阅读分析没及格。语文老师没鼻子带脸撸我一顿,还向我爸爸告了黑状,他们内外夹击,我实在招架不住,都快要蒸发了。”这段内心独白写出了中小学生普遍的内心苦恼。接着写的是梦境:“我把书翻得哗哗响,不知为什么,我的目光被《故乡》给粘住了,好像我去了一趟鲁迅先生的故乡,一个旧中国破败的江南水乡,我隐隐约约听到了‘豆腐西施’杨二嫂的说话声,我似懂非懂”。这是写“我”做梦的情况,实际上也是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现实中没有人能回答他的疑问,他只好在梦里找答案:“我是想,鲁迅先生在创作《故乡》时,他是否知道这篇小说分了88个自然段吗,知不知道段落大意是什么?我们现在好像被领进了一个偌大的阅读世界。段考也好,终考也罢,离不了段解、全文解、单句解,还有点评文章中心……光这一块,就占了很大比例,花费了很多时间,搞得我晕头转向,无所适从。我就是不服,光会阅读分析,不会做作文行吗,这能代表语文素质吗?”

    这是多么令人心酸、令人震撼的话!它说出了成千上万天真可爱少年心中的苦恼和无奈,是对现行教育方法中的弊端发出的尖锐的控诉!后来,“我”终于见到了鲁迅先生,并当面请先生评评理。作者写“我”和鲁迅先生的几句对话:“‘你在创作《故乡》时,是否考虑过分多少段,每段段落大意是什么,事先你很清楚吗?’‘怎么可能呢?怎么可能呢?’鲁迅先生连说了两句。‘可我们现在,把阅读分析当成重点的重点,你说对吗?’我直截了当地问。鲁迅先生没有正面回答,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把小说做法背得滚瓜烂熟,也不见得会写小说呀。我似乎明白其意。向他深深地鞠了一躬。”通过这些别开生面、绘声绘色的心理描写,小说成功地塑造出一个勤奋好学、善于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少年形象。

 
                           独特的人物语言


    古语说“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最能反映人物的思想、精神、性格、爱好。所以著名作家都很重视人物语言的运用,就像普希金要求的,“人物全是活生生的,每个人都有独特样式的语言和动作”。

    孙守仁小说中的人物语言,就有这样的特点。他很热爱生活,十分熟悉普通工人和他们的语言。他能运用自如地用工人群众的语言写小说。他笔下的人物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习惯。就拿《方草》中的方草来说,她的语言真是丰富极了,既显得豪爽、泼辣,乃至粗鲁,也含有幽默、风趣的味道,有时还带有细腻动人、温情如水的特点。你看她对狗子说的“我给你介绍一个,年龄吗,比你小4岁,今年22岁,小模样没挑,保准叫你满意。”“嫂子给你看一张有‘底版’无照片的娘子,咋样?”就是她独特的语言。听其声、闻其言,一个栩栩如生的方草立刻闪现在读者的面前。

   《妈妈的情人》中的妈妈,是写得非常感人的。丈夫死后她全家“每月仅靠二百多元恤血金,连糊口都难呀!”,后来她“找了个扫大街的工作,勉强渡日”。眼看两个儿子“一天天长大,饭量也日渐增加了,别说吃馒头,就是大饼子,一顿也能吃上三四个,家里那点钱,杯水车薪,根本吃不到月末,没办法,只得找关叔拆借。妈妈面软,有苦肚子里咽,从不找矿上。”这是一个多么坚强的妇女!她不但在艰难的生活面前表现得坚强,而且在自己的爱情上非常坚强。关叔对她很好,姥姥希望她和关叔结合,她自己也没有拒绝这样的建议。但是当儿子明确反对她嫁给关叔时,她就彻底放弃了和关叔结合的打算。母爱使她把一切的感情和希望都放到了两个儿子身上。这个弱女子是何等的坚强和伟大!

    但是,这个坚强的女人与也是很坚强的方草不同,她是一个感情深沉而含蓄的妇女,方草那样的话她是一句也说不出来的。她对爱情的表达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方式。当“我”在关叔坟前问关叔临终留下什么话时,作者写道,“妈妈脸涨得通红,她瞅了瞅我,没有吱声”。没有吱声不等于她心里无话可说,只是不好意思说。果然,她很快把自己心里的话变成了“扑到坟头上,失声恸哭”,那哭声诉述出她的“难言之隐”。直到最后,“妈妈理了理被风吹散的头发,冒出这样一句话:给他叫上一声爹。”读到这里,人们才会想到,可能关叔和她相约,生不能做夫妻,那就死后做夫妻吧!但这样的话,打死她也不会说出口的。

   《阳光的味道》里的小学生英子的语言,是很形象很生动的。作者写她说的话和说话的神态都十分逼真。文章开头写她“尖着嗓子嚷:‘准是爸爸来我屋里抽烟了!’”可以看出父母对她的宠爱。当她在儿童节前夕到矿井端茶送水,慰问矿工叔叔时,她一会儿是“甜甜地叫着”,一会儿是“骄傲地说”,一会儿又是“怯怯地说”。她在为矿工叔叔做好事的同时自己也受到了教育,回家后她在作文里这样写道:“爸爸,你长年累月在没有阳光的地层下挖煤,可下班回家,仍住在北屋,得不到阳光,我准备跟你们换屋……”最后,作者写她“拿着琴谱,冲着爸爸妈妈一笑:‘爸爸,我到少年宫练琴去。’说着,丢下一串音符,一蹦一跳下楼去了。”这些很有人物特色的语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英子的淳朴、天真、可爱,也写出了英子的成长和懂事。

    可以说,孙守仁对人物语言的把握是比较准确的,这得益于他对生活中各种人物的细致研究和积累。他观察和研究得多了深了,就能在创作时,各个人物的独特语言随着情节的展开和人物的活动跳了出来。而且,他往往只用三言五语,就能突出鲜明地表现人物有血有肉、鲜明生动的性格和精神面貌。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 金陵文德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9/5/15 13:14:57
  • 来自:江苏
  1. 板凳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友冷月无声的帮助和鼓励!40多年前,我和守仁在北票煤矿共事时,我只知他会写新闻。十多年前,我看到守仁写的几篇小说,大吃一惊,想不到他的小说写得这么好。感慨和敬佩之余,也就动手写评论了。那时我才学用电脑,打字很慢,也不会复制,粘贴,所以花了好长时间才写了草稿。后来又改了几次。我自己感到满意才发到博客上的。去年从朝阳回来以后,我要他好好休息治疗,以后再出一部作品自选集,就是希望他把精品拿出来,供人们研究和学习。他的不少作品,是很有水平的,但藏在深山人未识。凭心而论,他比一般作协会员的水平高多了。我的朋友中,有的是省作家协会的副主席,但写的东西比他差多了。守仁如在《人民文学》或出版社,肯定能出更多好作品,甚至全国出名。
  
  • 快乐的冷月无声_ly1
  • 发表于:2019/5/15 9:55:49
  • 来自:北京
  1. 沙发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孙守仁先生于5月11日因病救治无效溘然长逝。但是他的十几部作品留在人间,熠熠生辉,仍然在为他代言,他虽死犹生。
       守仁先生是一位视写作如生命的人,他已经是77岁的老人,又患上了很难缠的再生性障碍贫血,输血住院成了他生命最后时刻的主要内容,尽管病魔缠身,生存都成问题,但是他却不肯放下那支写了一辈子的笔,他说,他要写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果真做到了这一点。
       道纯先生与守仁先生是几十年的老同事、老朋友,彼此相知很深,道纯先生以万字长篇,深刻分析了守仁先生作品的写作特点,在守仁先生撒手人寰之际,再读这篇评论,更让人感慨万千。
       人生有限,宇宙无涯,守仁先生勤奋耕耘,笔耕不辍,著作颇丰,他不虚此生。
       愿守仁先生一路走好,在极乐世界获得永生和安宁。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