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通APP

主题: [原创]献给拳击少年

  • 逆水行舟
楼主回复
  • 阅读:1054
  • 回复:0
  • 发表于:2008/11/15 8:15:08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北票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献给拳击少年(雅俗共赏)----王太江:“拳”心“拳”意

一名从小酷爱业余拳击运动,15岁开始拜师学艺,24岁获省级拳击赛季军,32岁获得国家级裁判员资格,并多次参加国家级大型拳击比赛“执法”,屡获优秀裁判员殊荣的煤矿工人,从拜师学艺那天起,到获得国家级裁判员资格,多次担纲国家级大型拳击比赛裁判的30年间,在拳坛一路打拼,叱诧风云,用 “拳”心“拳”意,赢得了一条条特殊的“金腰带”。他就是辽宁铁法煤业集团小青矿运转队班长王太江。

                      少年得道

王太江1963730日出生在辽宁省调兵山市,上小学时,他便目睹了家乡业余拳击队的训练和比赛,从此,天生好动,性喜刺激挑战的他开始被拳击所吸引,经常跑到拳击队训练场地周围观看小伙伴们训练,回到家里就仿照拳击的一招一式一顿乱踢乱打,有时还在睡梦中把父母折腾醒。王太江着迷拳击的事被父母发觉后,父母一方面担心儿子从事看起来比较“野蛮”的拳击运动受到伤害;另一方面担心他因此耽误学习,便加紧了对他的看管,每天放学不允许他随便出去,这可急坏了王太江。为了消除父母担心伤害的疑虑,一天,王太江费尽周折,通过同学把在拳击队的一名小队员带到家里,守着妈妈让小队员戴着拳击手套“击打”自己脸部,把妈妈给“糊弄”了。为了不让父母担心自己的学习,王太江只好在课堂上注意听讲,回家先把作业写完,父母看见儿子学习成绩并未下滑,不但没再阻拦,还掏钱给儿子买了拳击手套、沙袋,从此,王太江抱着强身健体的目的开始“名正言顺”地练起了拳击。1978年,王太江的拳击经历突然发生了转折,这年,辽宁著名拳击教练田秀鹏听说王太江的拳法还有点在道,就收其为自己的弟子,让他进了自己的业余拳击队,开始了较为正规的拳击训练。为了学到真传,王太江吃了不少苦头。一次,外地一支业余拳队听说田师傅名气后来“讨教”,为了让王太江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教练故意让王太江先接招,王太江自觉自己拳龄比对方长,自己还拜了名师,应该有优势,结果,对方在跑动中寻找战机,耗尽了王太江的体力后,一记重拳打得王太江鼻口出血,也就是这拳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也鞭策他更下苦功练拳了。为了练臂力,他举哑铃、挺杠铃、击沙袋、拉臂力器,胳膊疼的半个月不敢动;为了练耐击打能力,他让师兄弟轮番击打面部,多少次脸被打的像涂了油彩,有时还用头猛撞沙袋;为了练拳头,他不知打坏了多少沙袋;为了练腿功和步伐,他像少林弟子一样,两手提着装满水的桶,腿上绑着沙袋,在地上画上圈,来回穿梭,或者天不亮就出去跑上几里地;为了练拳法,他向教练借来很多教学书,每天练习完还缠着教练一招一式地给自己比划,还画了不少套路图;为了练就战术和临场经验,电视里每逢有拳击转播他逢场不落,尤其是我国恢复拳击运动后,沈阳周边城市一有比赛他只要有时间总是只身前往观赛,教练在队里搞模拟比赛,他更是首当其冲,在无数次挨打中积累经验;教练还经常利用星期天率领他和队友一起到省内外“切磋”,很快使他长了见识。几年间,王太江的体质和拳法大有长进,在当地举行的比赛中崭露头角,成了田教练的得意门生。1984年,王太江中学毕业参加工作来到了铁法煤业集团小青矿,虽然参加了工作,但他对拳击的热爱一点也没有降温,教练和单位也都给了他大力支持,鼓励他多参加正规比赛,好无条件地准假。19872月的一天,是王太江难忘的日子,这天,辽宁省首届“味精杯”拳击锦标赛在省体育宫举行,王太江以一名业余拳击手的身份参加了比赛,他初生牛犊不怕虎,以犀利的拳法一路斩关夺隘,首次参加省级正式比赛就夺得了57公斤级比赛第三名,此时他真正感受了拳击的魅力,这年他24岁。

                      不离不弃

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不可能像长青树,王太江作为一名业余拳击爱好者更毫不例外。随着年龄的增长,王太江已娶妻生子,成了支撑家的一棵大树,平时他除了尽到丈夫、父亲的责任义务外,对拳击的眷恋依然痴心未改,只是在拳台上已心有余而力不足。1990年,已27岁的他萌生了“退役”的想法后开始琢磨转行当裁判,用意很明显,就是舍不得拳坛。为了实现转型,他在原来强于实战的基础上,又开始了艰苦的拳击理论攻关。为了掌握拳击理论和比赛规则,王太江买了大量书籍,还专门添置了录制设施,每逢美国职业拳击赛直播时都录下来仔细研究,利用业余时间揣摩。王太江在班上是一名班长,根本没有时间学习,他只好回家等老婆孩子熟睡后,才把自己关到闲屋学一会,第二天还要上班。王太江只有中学文化,突破理论关难免遇到理解不了的问题,这时,他就找到启蒙教练,并把教练的执教笔记借来,就这样,他通过多种努力进一步武装了自己。1995年,拳协在山东举办裁判员学习班,王太江抓住机会,在争得单位同意后自费参加了培训班,为此花净了家里当月的生活费,老婆好顿埋怨,最后还是岳父慷慨赞助,让王太江的老婆孩子宽松地度过了一个月。就是这次正规培训让王太江学到了真正的专业知识,助了他一臂之力。学习回去后,他如饥似渴,白天上班,晚上开夜车,准备着考试,开始还不太支持他的妻子看见他这么辛苦,也多次把茶端到桌前,把好营养品买回家中。这年,已经历尽了足足5年备战的他,终于实现了角色转换,顺利地通过了国家级裁判员考试,以另一种身份又站在了拳击台上,这一年他刚好32岁。

                    “老”当益壮

王太江顺利完成了角色的调整,并很快又迎来了自己拳击事业的新春,快步攀上了又一个顶峰。从那时开始,无数个大型拳击比赛裁判的“订单”接踵而至,他也开始名扬省内外。仅1995年一年内他就先后3次参加了在抚顺、沈阳、山东举办的全国拳击锦标赛和全国少年拳击锦标赛的执法。裁判最难的是做到公平,1996年在辽宁省第七届运动会上,王太江遇到了一对“巅峰对决”,赛前人们担心这场拳赛很难裁,弄不好会导致赛场哗然,王太江临场不乱,镇定自若,和台下裁判配合默契,以点数判出了胜负,双方一致服判,他因此还获得了道德风尚奖。眼下裁判遇到的还有“黑哨”问题,一次,王太江任一场拳赛的场下裁判,休息时一方领队私下发出了“多多关照”的暗示,王太江故作闲聊,叉过了话题,比赛时和其他裁判正常裁决,赢得了双方和组委会的夸奖。从1997年至2008年的11年间,王太江已独自获得了5次优秀裁判员奖,还有多次与裁判组共同获得。20066月份,在有52个代表队参加的全国拳击锦标赛上,他还独立承担了赛会裁判编排工作,得到了赛会组委会的好评。

笔者采访时得知,王太江刚刚从在营口大石桥举办的,辽宁省拳击锦标赛上捧得优秀裁判员奖杯风尘仆仆归来。在与王太江攀谈中看得出,当年曾在拳坛上咄咄逼人的季军,话语和眼神中早已没有了那种犀利,更多的则是多了裁判员那种老成、干练的风度……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