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通APP

主题: 稿 费 缘

  • 宫学大
楼主回复
  • 阅读:1228
  • 回复:5
  • 发表于:2022/4/5 9:17:11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北票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稿  费  缘                                

              自1980年国家出版局恢复提高新闻书籍稿酬以来,我先后到邮局领取上千笔稿费。唯独第一笔稿费让我记忆犹新。1980年4月,我参加《朝阳日报》优秀通讯员表彰会后,到北票插队的农村走了一趟,(1968年我从大连24中下乡到北票)写了一篇《农村修理家用电器难》,不久,这篇稿件就刊登在《朝阳日报》的一版上,后来这篇稿件也被《人民日报》刊载了,还受到朝阳地委宣传部表扬。一个多月后,在单位我突然收到了《朝阳日报》一张汇款单。读者朋友,猜猜看,这篇文章有多少“含金量”?那篇500字的小文稿酬仅有1元,用现在稿酬的标准看,似乎低了些。然而,当时我的工资才40多元。

     当我接到浸透我心血的“血汗钱”时,心情自然难以平静。前几年,报纸也发表过我写的诗歌、新闻等稿件。那是给的日记本、钢笔和毛选等纪念品。今天开始给稿酬啦。是啊,这一元钱从数量上看显然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它却蕴含别人难以理喻的深层含义。第一,钱虽少却标志着我观察社会现象的敏锐度。第二,标志着文字功夫逐步成熟,如同农村种地,春种夏锄,迎来了收获的秋。第三,当时我选择“文字功”,并不是为了赚钱。历代文人哪一个是靠“润笔”发了大财的?闲暇无事表表心态,抒抒情怀,也是一种人生的感悟。故对自己第一次收获不亚于农民看到秋粮的收获的喜悦。
    于是,在取回这微薄的稿费时便想到如何给它派上用场,才更有意义。爱好文学吗,当然要和书连在一起。我拿着带有体温的一元钱稿费,走进了朝阳新华书店。这琳琅满目的书,该买的也太多了。然而,稿费却是个“不变量’,左瞧瞧,右看看,哎,终于在后面的书架上我发现了一本龙榆生编撰的《唐宋词格律》。看题目。我非常需要。因为1965年在大连24中读书时花了1角4分钱买了
《诗词格律十讲》,那本书词的介绍很简单。我早就想买这方面的书啦,取下一看,是1978年重新校对修订印刷的,价格才5角5分,就买它。买了这本书以后,爱不释手,一次一次的轻抚书的封面,翻阅书中词牌章节,工作之余,出差开会,客舍旅途,窗前枕上,一卷在手,默诵于心,有时对照词谱写上几句。学写诗词之余,好奇之心,看词牌名,将部分词牌编作一首小诗。
《兰陵王》致《虞美人》

《江南春》天里,
牵手《踏莎行》,
游《沁园春》,
过《宴山亭》;
赏《木兰花》,
闻《雪梅香》,
攀《小重山》,
登《高阳台》,
观《双双燕》,
看《满江红》。

《西江月》下,
我们《忆旧游》,
唱《洞仙歌》,
哼《调笑令》,
吟《归自谣》,
听《雨霖铃》;
你《长相思》,
我《诉衷情》,
盼《好事近》,
共度《烛影摇红》。
     光阴荏苒,转眼间时间已从指缝中悄悄溜走了40多个春秋,我对文字依然情有独钟。每当我步入书房,寄情抒怀填词时,便会马上找到我用第一次稿费买来的《唐宋词格律》。这本书给了我知识、给我愉悦,伴我在诗词的创作中前行。通过学习词谱,了解了填词的格律,这么多年来,先后创作诗词1000多首,在报刊上发表400多首,其余都在网络上发表。参加诗词大赛,先后荣获一、二、三等奖。并荣获《辽宁职工诗人》称号。稿费也陆陆续续地从各地寄来,每当我收到稿费,就会勾起对那一元钱稿费的怀念,但我的感觉总比不上第一次那样刻骨铭心,因为第一次还包含着一个难以忘怀的故事。时间越久远,怀念越厚重。随手写下

七绝  第一笔稿费(新韵)
首得稿费整一元,心血文章苦也甜。
拙笔耕耘欣奉献,书山险峻敢登攀。


文学是高雅的精神享受,尤喜美文、游记和诗词。爱好在方框里填字,潇洒人生。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