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通APP

主题: [原创]三潭印月散记

  • 宫学大
楼主回复
  • 阅读:1772
  • 回复:1
  • 发表于:2009/2/1 9:51:46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北票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西湖三潭印月散记

 

杭州西湖的名胜数不胜数,我最神往的要数西湖十景之一的小瀛洲的“三潭印月”。因为在这里可以领略“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风光

“三潭印月”即小瀛洲,小瀛洲在外西湖偏南的湖面中间,面积约为7万平方米,其中水面占60%。三潭印月最初建设者为苏东坡。现在的三潭印月原是吴越时修建的水心保宁寺,明万历35年(1607年)开浚西湖时,利用水心保宁寺遗址,取湖泥堆积压成绿洲,又在岛外自东向西筑起一条竹荫夹道的堤埂。在2008年江南春光明媚的季节,我第三次去游览“三潭印月”。在草草地看了西湖外景后,下午,我们坐上游船直向湖心的小岛驶去,湖边的垂扬拂拭着碧波。船停靠在赵朴初书写的匾额“小瀛洲”处,我们下了船,通过先贤祠,来到了清代雍正五年修建的九曲桥,就到了这座小岛的中心。透过绿树红花,可以看到在左侧有一座低矮的花墙。墙外,翠竹扶疏,墙内古木成荫。粉墙中间一圆洞门上题“竹径通幽”四个字,为清代康有为的手笔。白墙青瓦的粉墙上镶嵌着四个漏窗,透过这一个个窗孔,可以互见两面景色,竹影婆娑,清幽恬静,别有一番情趣。圆洞门外,一条石板铺成的幽深小径,消失在竹林深处,仿佛不知何处是尽头。

    从“竹径通幽”沿看粉墙向前走,就是迎翠轩、木香榭、花鸟亭等几座轩榭傍水而立。一枝枝修长的古藤,盘根错节地爬满了湖岸和假山叠石。放眼望去,周围都是绿色,碧绿的水,翠绿的树,把那一亭一石都映成了绿色,那漆成绿色的迎翠轩、水香榭也都溶于这墨绿、深绿和淡绿的波光树影里。此时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真是对此时此刻的写照了。

   离开小岛向南,我们又上一座迂回多变的九曲桥,曲桥中部,有一座红柱黑瓦的御碑亭,“三潭印月”四字为康熙皇帝1699年廵游西湖时所题。曲桥尽处有一座别具一格亭子,一边是粉墙,一边是走廊,这就是“我心相印亭”。“我心相印”是一句佛教术语,就是“不必言说,彼此意会”的意思。此时,看到湖面上矗立三个石塔,亭亭玉立于波光闪烁的湖面上,夺人眼球,这就是“三潭印月”。这三个石塔是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任官杭州时,开浚西湖,在湖面上建立的禁止种植菱藕,以防湖泥淤积的标志。原塔已毁,现存石塔为明启元年(1621年)补立。石塔高2,每两座塔相距62,呈等边三角形,塔基为扁圆石座,塔身呈球形,球面有5个圆轧,塔顶呈葫芦形。据介绍,每逢月夜,特别是每年农历815仲秋佳节,在塔身圆洞里点上灯笼,洞口蒙上薄纸,从远处望去宛若一个个小月亮,倒影湖面,真是“一湖金水欲溶秋”,有说不尽的诗情画意。可以想象当皓月中天,月光、灯光和湖光交相辉映,月影、灯影、塔影互为印证,这个“印”字真是妙传了西湖的风采和韵味了。可惜,我们此时,即不是晚上,也不是中秋佳节,那只能神往了。

    夕阳西下,放眼湖面,碧水清亮,粼粼漪澜,岸边树木婆娑,水天一色,,亭台楼阁,水榭长廊,山水叠秀,蓝天,群山,绿树浑然相融,像优美绝伦的水墨画,映衬着人间天堂的绝佳景色。这童话般的境界深深地触动了我,心想,如果需要,我真想驾一叶扁舟,去寻觅那美的,钟灵之气的人文山水,因为那有更具动人心魄的魅力。

图为康熙御碑三潭印月

   远眺三潭印月风光

 宫 学 大撰文摄影

 

 

 


 


  
  • lei月儿弯弯
  • 发表于:2009/2/1 10:52:09
  • 来自:辽宁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去杭州西湖游览!我也很喜欢三潭印月! 碧波粼粼的西子湖上,立着三座石塔。远远望去,宛如玉石雕成,这就是新版人民币后面的“三潭映月”的三谭。

 三座石塔,成三角形排列,形状都是葫芦形。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