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通APP

主题: 心动长白山之一——奥运前夕行北京

  • 步行者
楼主回复
  • 阅读:988
  • 回复:0
  • 发表于:2009/6/5 9:07:03
  • 来自:安徽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北票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心动长白山


 


奥运前夕行北京


2008728,北京站和谐号动车候车室


 


奥运会即将拉开战幕之际,随《志苑》杂志社赴东北采风。此行的目的地是寻访长白山。长白山,心仪已久,带着期待,一行人于727日晚9时出发,经北京转赴东北。28日晨610分到达北京站。天方破晓,列车明显慢了起来,接着就是北京南站巨型的流线型顶棚建筑映入眼帘,不久,北京站那标志性的绿色塔楼,熟悉地出现在视野之内。


奥运在即,安保工作的仔细随处可见,不仅北京如此,合肥火车站亦是如此。往日乘坐火车持票进站即可,而此行临检,不仅大包小包必须经过严密检查,连连手提包亦不例外,并且必须进行身份证登记方可入京。仲夏的北京,天色初曙之际已是人流如潮,饶是早有心理准备,面对如此人流还是感到有些意外。


天安门,每次来北京一无例外地会来此留连一番,此行亦然。天安门城楼、金水桥,华表,国旗,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前门,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依然是那么和谐地从眼前掠过,天安门广场,依旧是那么熟悉,熟悉得几乎如同家里的陈设。这就是首都的象征吧!因为是首都的象征,它便也真的与每一个人有了直接的关系,它也便真的成为了我们心中的陈设。第一次出现在天安门广场是上个世纪80年代,那是1986年的夏天,带着不知天高地厚的轻狂,也带着陈奂生一般的胆怯,更多地则是对首都的景仰来到天安门,那个时候,天安门是如此之大,如此之震撼。此后,一次又一次造访,神圣的人民大会堂也得以出入,天安门的四季都变成了熟悉的风景,没了陌生,天安门也就变得亲切起来。此来适逢奥运在即,几处大型奥运主题的花坛正在搭建,施工的脚手架,吊车,施工人员,以及零乱的杂物,使得宁静的广场平添了几分杂乱,游人依然不减兴致,纷纷留影。既来天安门,自然不会放过再次留念的机会,背对着天安门城楼,连同国旗一并记录下此行的匆匆。


绕过人民大会堂便是国家大剧院,这个巨型的圆球体建筑格外引人注目。浪漫的法国人就是不缺乏想象,此一另类建筑横空出世,曾经引起媒体的激烈炒作,一时间,关于“巨蛋”的文章连篇累牍,见仁见智。古老凝重的北京,人们习惯的是红墙碧瓦四合院,中轴对称,四平八稳。“巨蛋”的出现,着实而让人有些无所适从,于是按照中国传统天圆地方的概念,把别致的国家大剧院与天安门广场相联系,也便可以自圆其说了。其实,别致也好,另类也罢,建就建了,去寻找理由是十分容易的,在方方正正、庄严整齐的天安门地区出现此另类景观的确很能形成对比效应,中外、古典与现代等等话题可以说的还有很多,单就此造型便能十分吸人眼球,新闻,新鲜,新奇,等等等等,这一效应倒是不言自明的了。


巨型的圆,看似单调,由于各部位辅以色块以及装饰线条的变化,倒也消减了单调之感,就单体造型而言,简约、现代,极具视角冲击力。那水面,原本以为是人工湖,近前一看,方知不过是浅浅的一层,装饰而已!


巨大的圆,漂浮在波光粼粼的水面,背景是人民大会堂,近处的绿树红花叠在一起便是一幅绝佳的画面,快门声中,这一画面便定格在相机里了。同行诸人一见,或举起相机,或举起手机,大概也是要把这一画面带走吧!


离开国家大剧院,一行人驱车前去四环外一睹鸟巢跟水立方的芳容。此前的大力度宣传,使得鸟巢的形象让每一个国人都熟悉无比,而与之相邻的水立方,产生的对比效应自不待言。中国人向来不缺乏想象力,也不缺乏创造力。欣逢盛世,综合国力可观,人们自然有底气办大事,于是,巨蛋,鸟巢,水立方,一样的另类,映射出当下人们普遍存在着的在想象的远端猎奇的一种心态。当然,说它舍我其谁、创意无限同样是切题的。此来正逢奥运开赛在即,通往核心区的道路已经封闭,只能远远地向它们行注目礼,感受着他们的存在了。


午后的北京闷热如蒸,景山公园也感觉不到风的存在。老天爷的事儿,谁也没辙。此来觉得北京真的是干净了许多,行走在皇城根儿上,浓荫覆盖,草色如茵。这样文化气息浓重,一举手一投足便可抚摸历史的所在比比皆是,精致优雅的小环境与北京大的文化氛围相得益彰。奥运是地球村共同的节日,奥运之前驻足于北京的感觉有几分欣然,几分兴奋,也有几分期待,这应该是每一个国人所共有的心情吧!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