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通APP

主题: 心动长白山之三——后金的天空(二)

  • 步行者
楼主回复
  • 阅读:1133
  • 回复:0
  • 发表于:2009/6/14 22:27:33
  • 来自:安徽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北票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二、福陵与昭陵


后金的天空,最亮的两颗明星,当数努尔哈赤与皇太极了。一代骁雄,威风八面,于铁马金戈之中,驱策八旗兵勇摧关夺隘,虽身死而不掩殊勋。如果说沈阳故宫是后金全盛时期的见证,那么沈阳的福陵与昭陵则是后金历史的两块基石。


后金的开国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作为建州女真的首领,经过招抚与征战软硬两手,逐渐统一了女真各部,为后金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此后,他又会盟蒙古部落,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势力与军事实力并重的枭雄。他建立后金政权,与明王朝分庭抗礼的过程中,又进一步发展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当他带着显赫战功走完了戎马一生之后,后金的政权已经巩固,于是,他的陵寝便选定在了北依天柱山,南临浑河,西望皇城的所在。努尔哈赤显然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守护着自己开创的基业,守护他的子孙开创更大的业绩。


努尔哈赤陵,史称福陵。穿过红门,进入陵区,苍松翠柏夹道,郁郁然,森森然。地势渐行渐高。神道两旁是石人石兽,步上一百零八磴,穿过碑楼、享殿,便是努尔哈赤的陵寝所在。整个陵区由高大的城墙护卫,前方后圆,雄伟壮观。努尔哈赤身后,他的子孙倚恃八旗铁骑,叩关成功,踏破长城天堑而入主中原,建立大清政权,华夏一统。子孙不忘祖宗根基,把盛京作为陪都,福陵也得到极为周到的守护。不但如此,最有作为的康熙、乾隆皇帝先后来此谒陵,并增建配殿,使得福陵气象森严,三百多年来风雨不废。


帝王陵寝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布局形制不断得到发展完善,成为华夏文明史的重要见证。福陵作为清代帝陵的样版,后世帝王虽在规制上有所发展,格局则基本不变。皇太极的昭陵规模更大,神路更长,整个陵区面积达十多平方公里。陵区古柏参天,湖水无波,红墙与琉璃瓦交相辉映,宫殿与石象生浑成一体。昭陵东望福陵,所在之地本为平阜,无山可倚,惟有一水绕陵而过注入浑河,于是建陵时于陵前造湖,取土置于陵后,遂成险峻气象。


皇太极是把努尔哈赤基业发扬光大的继任者,在他任内政绩卓著,战功显赫,后金国力空前强盛。与此同时,明王朝皇帝昏庸,宦官弄权,阉党柄国,腐败没落加剧,王朝大厦风雨飘摇,终于被闯王李自成的农民军所撼倒。相比之下,后金的国力则如日中天,入主中原只是时间问题了。皇太极没有等到叩关成功的那一天,但他骄傲的头颅可以无愧地躺在他的先皇的身旁。也许他生前无心奢华,而因为国力今非昔比,所以他死后的享受则显然优渥于努尔哈赤。尽管皇太极的昭陵在形制上与福陵基本一致,但是从营建的规模与水平上,昭陵显然更为精致,国力的强盛可见一斑。


此来本是晴天,不意在昭陵遭遇暴雨。绕过昭陵穹形的宝顶一周,天空已经变得阴沉,随后便见小雨飘落。回程的途中,雨越下越大,顷刻已是暴雨如注,浑身透湿。出门在外,屡遭暴雨洗礼,几成习惯。在这松柏森然的昭陵突遇暴雨,是这后金的主人不堪打扰而发出的抗议?


1644年清政权入关,努尔哈赤与皇太极虽被追尊为清世祖与太祖,其所在的天地仍是后金。他们生前开疆拓土,身后守护着这方熟悉的天空。如今,后金的天空早已融入华夏,历史的旧恨已不再纠结,杀戮与血腥的教训自当记取。人们到此,或敬谒,或凭吊,心中都会对他们所创造的历史怀有敬意。华夏民族早无胡汉之分,盛世景观向来垂青大一统的中国。当人们摒弃偏见,滤尽劫波之后,历史就会变得客观,对历史有所贡献的先人,理当得到人们的景仰与崇祀。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