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通APP

主题: [原创]《爱寓丹青》(上)

  • 李兀恙
楼主回复
  • 阅读:1237
  • 回复:1
  • 发表于:2008/3/11 8:37:51
  • 来自:广东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北票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报告文学】

        爱寓丹青  痴农居主人

 

——辽宁省北票市政协常委、朝阳市名教师、

        辽宁省优秀教师李廷文素描

 

 

 

            他从小并没学过美术,而现在是著名的美术教师;

         他7岁时曾被雷击“死”,却奇迹般地复活;

         他具备了从政的素质,却痴情于艺术教育;

         他是艺术教育的高级教师,但朴素得象一位从山村里来的老农……

 

    李廷文 1956年3月5日出生于辽西北票西官营镇尹仗子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幼时家境十分贫寒,乡亲们都知道:“他全家都是吃野菜长大的!”

    李廷文至今还是一副普通农民的打扮,怪不得初见他面的人满脸疑惑:“怎么看他也不象搞艺术的!”

    李廷文自己也说:“我是一个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

    他出生时头上也没有任何光环,更没有遍地的玫瑰花。童年里的记忆只是土墙、土炕、纸糊的窗棂和满锅的苣荬菜。

    他从小就心灵手巧,自己买不起自行车,却会给别人修车、修缝纫机、修闹钟;买不起连环画,却能照着《三国演义》小人书画“三英战吕布”;他没学过书法,上学时却是学校板报的主笔;逢年过节,乡亲们都爱找他来给写“对子”……

    这位美术教师从小并没接受过美术教育。他所在的农村从小学到中学当时没有美术教师、也没有图画课。李廷文直到1979年考学进美术初试的考场时,还不认识什么是“画夹”、“画板”,也不知 “素描”、“速写”为何物。

而如今,他成了闻名遐迩的美术教育工作者。

一圈又一圈的“光环”戴满了他的头顶。我们先挑出几个“桂冠”对他增强一下认识吧:

    朝阳市“艺术教育先进个人”(1996年)

    北票市“十佳”教师(1997年)

    辽宁省“优秀教师”(1998年)

    朝阳市“劳动模范”(1999年)

    北票市“十佳专业技术人员”(2001年)

    朝阳市“师德标兵”(2002年)

    朝阳市“名教师”(2003年)

    朝阳市功勋教师(2004年)

    ……

    李廷文的美术业务在朝阳市美术界也卓有名气。

    他的美术作品多次在市、省、国家级展出并获奖。国画作品、篆刻作品分别入编《中国当代书画家作品集》和《雷锋之歌书画大辞典》;水粉画《暮》入编《当代绘画艺术》丛书;他的“农家葫芦”写意系列作品以抽象和变形自成一派,每幅都被寓以深刻含义,多少人慕名而向他求画,以收藏“痴农居”主人的作品为幸事。

而李廷文的最大贡献,是开创了北票市美术教育的先河,为社会培养出大批极需的美术人才,给千百名青少年学子开辟出人生的阳关大道。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中国现代史上,有个专有名词叫做“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过来人的脑海里铭记着一段苦涩的回忆。那是一个不堪回首的时代——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天灾人祸!

 

    辽西北票的西北部有一条没被污染的小河——西官河。她的源头是努鲁尔虎山脉的东端风景秀丽的“大黑山”,那里还残存着一块被称为“辽西绿岛”的原始次生林。

    无奈的干旱,使原本波光鳞鳞的西官河时隐时现,犹如潜龙入水,时尔见尾不见首。

    老乡们天天盼雨。然而,突如其来的雷雨交加又会使山洪暴发——雨来了,也是灾难。

    李廷文六七岁那年,遭受了一次意想不到的大难。

    1962年的夏季。

    西官营公社尹仗子大队大于沟小队。

    李廷文家的老宅是同当时所有农民一样的破旧土房。

    雷声响了,乌云翻滚。小廷文从土炕上爬上窗台,想看看外面雷雨的景色。

    外面的闪电像一条条银蛇从天空中直刺大地。突然,一声炸雷劈开了廷文家窗户的上亮、土墙和窗台。巨大的霹雳将屋里的人全震昏了!

    正在炕下做活的母亲、哥哥和妹妹全昏迷了过去。而炕上的小廷文最重。谁也来不及反应,倒下了一片。

    正在外屋烧火的父亲侥幸未遭雷击。进屋一看,急忙抱起妻子和孩子拼命地喊叫、摇晃。

    万幸的是,妻子与大儿子和女儿只是被震昏了,他们陆续地苏醒了过来。

    只有小廷文没有醒来。

    天啊!小廷文头的左侧头发都烧焦了,他穿的裤子倒没什么,可扒下一看,大腿里子有巴掌大的一块肉也焦了!

    半个村子的乡亲们都来了。邻居们想尽办法叫唤着小廷文,就是叫不醒。邻居大爷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不行了!抬到地上去吧。”

    也许是老天爷看到这家农户太穷了,动了怜悯心;也许是老天爷认为李廷文留着还有大用。总之,小廷文在门板上躺了两顿饭工夫,又慢慢地睁开了眼睛。

    “你们作啥呢?”他醒来的第一句话着实让大家吓了一跳!

    接着,小廷文又用虚弱的声音说:“渴!”父亲想扶他站起来,可怎么也起不来。但是,毕竟小廷文活了过来。

    大于沟的社员们都传开了,说李廷文是“大命”之人。

    李廷文的确命不该死。在六七十年代物资极端匮乏和医疗条件十分可怜的贫困山区,李廷文靠着顽强而旺盛的生命力,躲过了一难又一难。

    老话说得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忘了是哪位诗人有这么一句诗:“瀑布在悬崖上做壮烈的跌落;人生在坎坷中获得收获”。大凡成功的人士,在其未成名时大都经历过各种各样的磨难,甚至是下过“地狱”。而对于“后福”来说,却各有各的理解。其实,“幸福”只是一种感觉,有时,地位和金钱都有了,而幸福却没了,随之而来的是难以告人的闹心和孤独;有时,一生清心寡欲、与世无争,虽然过着清贫的生活,却有着别人无法享受的快乐。

    有人把索取当做幸福;也有人将奉献当做快乐。

而李廷文就是后者。

 

          他有一副热心肠,从小就爱帮助别人,并以此为乐。

        少年时代,他所接触到的“下放干部”不仅给他引进了先进文化和城市文明,也无意中传授了“平等”、“博爱”和“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文明和道德

 

  乡亲们一致认为李廷文好求、又有怜悯心。上初中时,有一次,他上山捡蘑菇。要下雨了,在往回走的路上,看见大树下躺着一个约摸70多岁的要饭老人,老人昏迷不醒,身边有一根木棍,破口袋里有两个窝头。李廷文赶紧跑到大队部找人,带着公社的大夫回去救人。他和一名社员将老人抬到生产队,经大夫确诊,老人是脑出血,已经死亡了。后来,据乡工作组调查,查出这老头是龙潭公社的人,说是“地主”,为这事工作组的干部还将李廷文批评了一顿。

  就是这样,也未能泯灭李廷文善良的天性。

 李廷文人缘特好,人们有求必应,怪不得1997年他爱人去世时,几乎全村人都来帮忙安葬,他并没通知大家。可是村主任亲自给张罗,从找人、造墓、接杠到接灵车都有人主动帮忙。李廷文在村里威信极高,西官镇美术大学生都是他的学生。

李廷文出名后得过两次奖金,他拿出一半给老母亲,另一半捐给学校的贫困学生,并且跟校领导说,一,不跟被捐助者见面;二,不要说是我捐的。

少年时代的李廷文在村子里就很有名气,他手又巧,乡亲们有大事小情都愿意找他帮忙。不管是机械修理还是木工、石匠活,他一鼓捣,准能给弄个差不多。

    有一次,李廷文为邻居凿一个石头猪槽子。一不小心,锤子把虎口砸破了。当时他没在乎,不几天伤口感染了,整个右胳膊都肿了。

    一星期后,不得不到公社医院看病。当时伤口已化脓了。医生在他胳膊上开了6处刀口往外抽脓。

当时西官医院有一位沈阳下放干部,是李廷文的主治医生,名叫王成祖。王成祖年轻时曾在国民党部队当军医,专治刀枪伤。他天天早晨来给李廷文的伤胳膊换药。当过军医的王成祖有自己的独特疗法,换药前,先是用鼻子嗅化脓的伤口,连他的鹰钩鼻子都沾上了浓血,他也不嫌恶。王成祖虽然是“阶级异已分子”,从大城市发配到了这个贫困山村,可他是个乐天派,说话风趣。他告诉乡亲们,李廷文得的病是“脓毒性败血症”,弄不好就得截肢。

 他拍着李廷文的肩膀头说:“小伙子,弄不好你可要当‘独臂将军’了!”

 李廷文与所有下放干部们处得都很好,没事就愿意听他们唠嗑。从他们那里,他听到了过去在山村闻所未闻的知识和信息,是这些下放的“牛鬼蛇神”们给这个穷乡僻壤带来了城市文化和文明。李廷文根红苗正,在那个年代里这也是一种资本,足可以以此来歧视别人,尤其是被政治运动整下来的“另类”。可是他的头脑里并没有那些“贵恙”,他只是把那伙人也当做“人”来平等看待。或者说,是“下放”的那些人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他。他可是一个头脑聪敏,好学上进的孩子啊。

 平常,李廷文没事就愿意和有知识的人交往。这下,他用一支胳膊也常来给王成祖打水,听他讲山沟以外的事。

一个月过去了,某县城医院。

一位老大夫看完李廷文的胳膊,说:“看样得截肢了!”王成祖不同意,说:“再等一等!”

一天早晨,王成祖扯开药布挽药,他又俯下身来仔细的用鹰钩鼻子嗅伤口。好一会儿,他抬起头来,脸上露出了笑容。又用手拍了拍李廷文的肩膀头,说:“你的‘独臂将军’做不成了,当一个‘疤拉军官’吧!”

李廷文高兴死了,他当时还从未想过自己将来能考学。但胳膊保住了,又是一次大难不死、化险为夷!

他问王成祖,你闻伤口是怎么回事?王成祖告诉他:“如果闻着伤口臭,就说明肌肉已坏死,伤口恶化,只能截肢了;如果伤口有腥味,说明组织已好转,新肉生长了!”

 

在下放户里,还有两家人对李廷文的影响较大,一家男主人叫侯国贵,文革前是沈阳市劳动局的一名科长。侯国贵全家在李廷文的老宅住房。另一家是东邻居卢焕堂(男主人)。

做为房东的孩子,李廷文腿勤、手巧又有一副热心肠,也深得下放户好感。李廷文现在回忆道:“他们两家对我学习美术和接受先进文化帮助很大!”

卢家的外甥女是美术学院的“工农兵大学生”,名叫孙小华。暑假时来乡下看姨夫。没事时,她到外面写生、速写或在屋里画静物,画得非常逼真。13岁的李廷文都看得入迷了。

老是在旁边站着看大姐姐画画,直到大姐姐都心烦了,望着脏兮兮的农村小男孩,问:“你谁家的孩子呀?怎么老是站在这儿呀!”

家里人告诉她,这是房东的小孩,可聪明勤快了。大姐姐脸上还有愠色,小廷文看出来了客人的不快,他不服气地对旁边的人们说:“我也会画画!”于是拿起纸、笔来,在上面画了起来。

 一袋烟工夫,一幅“赵子龙大战长坂坡”就画好了。要知道,小时的李廷文在学校从未接受过美术教育,也从未见过美术老师。

孙小华拿起李廷文的画,端祥了好一会儿。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可惜了这农村孩子,没人培养。太可惜了!”

大姐姐的脸色已转愠为喜了,小廷文也善于观察。孙小华转过身来,低下头对小廷文说:“你继续好好画吧!我回家后给你买来美术学习用具!”

这位大姐姐并没糊弄他,回城市后不久便托亲戚给小廷文稍来了图画本、绘画铅笔和水彩颜料等等在乡下见不到的东西。

这是李廷文接到的第一笔捐助。

从此,便燃起了小廷文热爱美术的火花。

 



[此贴被于2008-3-12 8:43:17编辑过]
——得失塞翁马;成败孺子牛!
  
  • 李兀恙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08/3/12 8:48:49
  • 来自:广东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谨以此文献给病榻上的李老师!

祝李老师早日康复!一生平安!

(0)
(0)
——得失塞翁马;成败孺子牛!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