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通APP

主题: [原创] 英雄的悲剧与帝王的卑劣

  • 斋哥
楼主回复
  • 阅读:1964
  • 回复:6
  • 发表于:2008/3/10 19:32:49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北票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英雄的悲剧与帝王的卑劣 

                  

                 大英雄与大悲剧,为历史抹上了浓重的一笔,留下了千古 

              绝唱。也许,英雄与时代的关系原本就是这样;也许,历史从来 

              就不是苍白地写在纸上的东西,而是血淋淋的。 

  

   汉中,一座拜将坛上镌刻着这样诗句: 

 

辜负孤忠一片丹,未央宫月剑光寒。 

沛公帝业今何在?不及淮阴有将坛。 

 

这是淮阴侯韩信一生悲剧的缩影,当年一颗耀眼的将星在这里冉冉升起。而今,这块残缺的碑碣,仍在向世人叙说着他当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勇。 

陕西勉县,有一条名不见经传的河流,名叫“寒溪”。相传韩信投奔刘邦后,曾一度不得重用,一气之下,逃之于此,突遇寒溪水涨,阻断去路,才被萧何连夜快马加鞭追回。从此留下一句话:“不是寒溪一夜涨,哪得汉朝四百年?”然而,这位曾为刘邦打江山建帝业,叱咤疆场,战功卓著的功臣,却最终落了个:“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韩信无疑是当时的英雄。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在创造了辉煌之后,为什么难免悲剧的结局?或者说,他们一步一步成为英雄的同时,悲剧也在一点一点成长,最后悲剧成长为不可战胜的拳师,将英雄击倒。 

这让我们联想到中国历史,联想到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联想到传统文化的影响。鲁迅说∶“一部二十四史,几乎就是帝王将相的家谱!而毋宁要说,一部二十四史,几乎就是卑劣者的卑劣史!” 

封建帝王,从始皇帝秦赢政起,自命为天子,凌驾于国家之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形成听命于一人的统治。正是由于这种极权与独裁,所以凡帝王者都是孤独的。正因为孤独,所以才产生恐惧。正因为恐惧,所以才去揣摩、猜度、怀疑那些他认为对自己的权利、地位构成威胁的人,乃至父兄、子孙都概莫能外。正是因为要清除这种恐惧,所以才不择手段,才无所不用其极,帝王们的卑劣概源于此。 

两千年前,楚汉相争那段历史,正好成为有力的注脚。萧何、韩信、张良,史称“初汉三杰”,他们在建立刘邦的汉室江山中,都是有丰功伟业的英雄。令人感慨的是,当刘邦稳坐帝业后,韩信被诛,张良隐退,只有萧何与他共事了几十年,还算终老天年。但其间也几经波折,险象环生。萧何有幸未落得同样的下场,重要的不是他的才干,而是他有韬光养晦的睿智,忍辱负重的胸襟和委曲求全凡事听命的性格。 

萧何是一个人才,用现在的话说,是司法专家、民政专家、后勤专家。多次在刘邦处于危急的时刻,都幸亏有萧何的驰援,才化险为夷。在楚汉战争中和汉王朝建立后萧何负责总理国家财税、颁布政令、安抚百姓、军事后勤等工作,样样做得出色。而刘邦原本是一介布衣,对治国安邦之道一窍不通。尽管这样,萧何仍对他忠心不渝,唯命是从,服服贴贴。即令如此,也还未能消除刘邦对他的猜忌。 

萧何与吕后联手在未央宫诛杀韩信后,得到刘邦的封赏,被拜为相国,还赐他500名士卒的卫队,上朝可以穿鞋带剑,享受不必遵循常礼的待遇。 

萧何老谋深算,从来没有享用过一次这种待遇。他知道,这是一种恩赐,同时又是一种考验。皇上让你可以放肆,你只能铭记心上,你若真放肆了,就是大不敬,一准是要倒霉的。他深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哲理,认识到自己位高权重,得到的好处太多,皇上不一定会觉得舒服。于是,主动把全部家产捐给朝廷,充当军费。而刘邦果真没做任何推辞地收下了。可见,萧何的家产已经让刘邦惦记在心了,如果不是萧何明智地以退为进果断地交出来,说不定哪一天找个理由就会被抄家定罪。萧何用舍弃家产的沉重代价解除了刘邦的疑忌,度过了一次危机。 

然而,萧何再老练,也有始料不及的地方。在关中,萧何深得民心,众望所归,又引起了刘邦的猜疑。一个门客警告萧何:“你离灭族之灾不远了!你这样孜孜不倦地做事,老百姓越来越爱戴你,皇帝多次派人来询问你在干什么,其实是怕你占有关中地区啊。你现在要败坏自己的名声来保全自己,只有这样皇帝才不会怀疑你而安心啊!” 

萧何从善如流,听从了门客的建议,于是,刘邦放松了对他的戒备。萧何用败落自己为代价,又一次躲过了灾祸。想想看,萧何如果不这样做,就凭刘邦疑心重重的性格和心狠手辣的手段,能放过他吗? 

萧何一生,大智若愚,忍辱负重,忠心耿耿,委屈求全,乃至不惜苟且,付出了沉重代价才没有把身家性命搭上,这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吗?至于从开始他气喘吁吁地月夜追韩信,到后来又和吕后设计在未央宫中杀韩信,给世人留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笑柄,这就更浓重了他一生的悲剧色彩。 

成者王侯败者寇,”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之处。说他优秀,是因为它顺应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由于优胜劣汰,才保证了生物种群的不断进化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但是,这句话又从另一侧面暴露了传统文化的刻骨势利性,它不计过程,只重结果,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正因为如此,往往是结果的进步掩盖了手段的卑劣。楚汉相争,重归一统,这无疑是历史的进步,但这种进步终究掩盖不了隐藏在其中的血腥与残酷。遗憾的是,这种血腥与残酷常常被这种文化稀释淡化甚至不留痕迹。 

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捉住了刘邦的父亲,以“  烹乃翁”相威胁。而刘邦却答道:“吾与项羽……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而幸分我一杯羹。”原本,以烹杀“乃父”来要挟政敌,本身就不地道,但更为卑劣的是,儿子竟然也要分乃父一杯羹,且以冠冕堂皇之理由:“为天下者不顾家”。于此,项羽和刘邦合演了一出卑劣的千古绝唱!只不过刘邦的卑劣,比项羽更甚。 

知恩图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优秀之处。由此衍生了“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以及“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人生哲学。然而,可悲的是在封建帝王面前,在对这种人生哲学的盲目和固执中,生长出多少苦果,又有多少悲剧也由此而生。 

秦汉之际,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在当时情势下,谁如果尽可能地网罗人才,谁就会在取胜的天平上多一份砝码。当楚汉对峙,相持不下时,项羽派说客做韩信的工作:“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足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参分天下”这个条件不可谓不诱人,但韩信却坚定地拒绝了:“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背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信我,我背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胸怀经天纬地之才,却碾转于强梁门下,英雄的悲剧便从此开始...... 

刘邦完成了帝业后,开始对韩信有了才高过人,功高盖主,尾大不调,将危及皇位的念头。情势已把韩信逼到了一个极端危险的境地。这时齐人蒯通看清了问题,献计于韩信:“盖闻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愿足下详察之。”遗憾的是,韩信犹豫不忍背汉,又自以为功高,“汉终不夺我齐,遂谢蒯通。”至此,韩信失掉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当韩信被诛时,才追悔莫及:“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英雄末路,令人扼腕长叹!专制者的刻薄寡恩,也由此可见一斑。 

大英雄与大悲剧,为历史抹上了浓重的一笔,留下了千古绝唱。也许,英雄与时代的关系原本就是这样;也许,历史从来就不是苍白地写在纸上的东西,而是血淋淋的。 

  
  • 五色云石
  • 发表于:2010/5/11 19:59:37
  • 来自:辽宁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0)
(0)
  
  • 斋哥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0/5/18 7:18:51
  • 来自:辽宁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高兴五色哥关注,好久不见五色哥作诗用赋了。
(0)
(0)
  
  • hao6
  • 发表于:2011/12/8 15:00:54
  • 来自:辽宁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帝王也为英雄
英雄称帝难长久
英雄乃智勇之人
帝王乃治勇之人
(0)
(0)
  
  • 智若无名
  • 发表于:2011/12/8 17:05:48
  • 来自:辽宁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也喜欢淮阴侯列传,觉得历史的安排往往对某个特定的历史人物不公平,人们或多或少都有刘邦的根性,只不过是有些为人道,有些不为人道,为人道总报以悲悯,不为人道却在无人知道的角落独自吮吸伤痕,但是历史从来不会停留脚步,所以要告诉子孙永远不做韩信,哪怕是列土封王,没有某一姓氏的特质,在当今生殖器崇拜的时代是无法接近成功的,谈何家国呢?复辟的文化终究还是文化,我们能像古人一样禁锢在那个牢笼里面吗,哈哈,乱谈一气,语不成句。


[此贴被雁雁于2011-12-8 17:38:02编辑过] 
可我更喜欢看《未来之路》,因为和盖兹在一起,为他做过贡献的人都得到应有的回报,现在是经济社会更是法制社会,没有了宗亲而是规则决定了每一个人未来的路,使一个人不得到回报并不可怕,可使一群人得不到回报,代价是失去整个王国。
(0)
(0)
  • 夏末秋初
  • 发表于:2011/12/8 20:47:57
  • 来自:辽宁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咋还写上这个玩意了?
历史那玩意,想咋说就咋说了。
(0)
(0)
为了看看风光,我来到这世上。
  • 五色云石
  • 发表于:2011/12/9 8:33:30
  • 来自:辽宁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寒溪卷悲风,
一叹未央宫。
明月应无语,
梦醒悔愚忠。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