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通APP

主题: [原创] 谈 近 体 诗 的 变 式(一)

  • 秋月
楼主回复
  • 阅读:1061
  • 回复:11
  • 发表于:2011/8/28 7:31:46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北票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例   诗


 

五律 · 叹春

(中华新韵)

 

又见风妆柳,柔声唤睡泉。

清空云袅袅,野谷草戋戋。

几处早莺戏,一群散客还。

蹉跎叹美景,枉度四十年!

 

 关于近体诗的“变式”[一]

 

规范的律诗章法是严格的“起、承、转、合”顺序,可我们看流传千古的律诗并非首首“规范”,因为还有很多变式。
    我的这首《五律·叹春》就采用了一种变式。一是尝试,二是交流。
    这种变式是,首联承当“双启”任务,颈联可“转”可不“转”。就是说,首联一要引起下联的叙事或写景,二要呼应“结语”,承担颈联“转”的任务。
    看我的《五律·叹春》,首联“又见风妆柳,轻声唤睡泉。” 关键在“又见”一词,它既引起对初春景致的描写,又带出岁月更迭、悄然流逝的感慨,遥应结语“蹉跎叹美景,枉度四十年!”而中间两联全力写景(“清空云袅袅,野谷草戋戋。”是从大处着眼写天地初春特质;“几处早莺戏,一群散客还。”从小处、近处写初春鸟与人的行动。“几处早莺戏”是引用了“几处早莺争暖树”;“一群散客还”是化用了《满井游记》的意境。)。颈联“转”的意义就淡化了。
    古诗的例子很多,比如我上篇日记提到的《七律·黄鹤楼》也是这样,它中间两联全在写景,也没有明显的“转”,但首联的凭吊之心已经启动了结语的“思乡”之意!


 

 

  
  • 桃花吐蕊
  • 发表于:2011/8/28 8:47:17
  • 来自:辽宁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我表哥他同学,我不明白诗,我顶!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