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通APP

主题: [原创]2011年《川州文艺》第三期 知青岁月

  • 我是点点
楼主回复
  • 阅读:3983
  • 回复:1
  • 发表于:2011/10/1 2:34:12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北票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把 一 生 留 在 北 票(连载五)
                ——写在大连老三届知青插队北票四十周年
                          作者: 孙敏生
    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施工,民兵独立团完成了北保铁路90公里的路基工程。又接到上级命令,开赴建昌修建锦州杨杖子(现葫芦岛市)至凌源二十家子战备铁路。这是当时的“小三线”项目,由于中苏关系剑拨弩张,为防不测中央决定把黑龙江地区的部分军工企业搬迁到辽西建昌的深山里,这条铁路就是连接这些工厂的,统称沈阳军区713工程。赴建昌的民兵独立团经过整编(年龄大和家里负担重的被精简)辖六个营三十五个连,三个团直属队(卫生队、运输队、文艺宣传队),每个连队还增编了女兵班。我们团部也增了人员,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一下子就多了七八个知青。直属的文艺宣传队和运输队(由团兰球队改编)清一色的知青组成。四五十青年人在一起,机关里立刻有了朝气和活力,业余时间文体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一派火热的样子。连队里因为有了女兵班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场面就出现了,小伙子们在女兵面前彰显英雄本色,女兵们更是巾帼不让须眉,工地上到处都是你挑战我应战的景象。我们下连队采访先进事迹层出不尽,好人好事数不胜举,所以战报越办越活,越办越好。
    北票独立团驻扎在杨树湾子和药王庙一线,团部设在药王庙一个叫葡萄汀的小山村,向北20公里,向南25公里,共45公里长的战线和铁道兵第九师45团一起施工。两团各有一个硬骨头工程,45团负责杨树湾子阎八家隧道工程,全长8500米。独立团负责药王庙六股河畔的青松岭开山工程,就是把1500米长50米宽断面的山体用定向爆破推到六股河里形成路基断面。工程量之大具体数据记不清了,只记得要炸开这片山体需炸药90多吨。上级命令这两项工程必须在三个月内拿下来,北票独立团和铁九师45团联合召开誓师动员大会。此时天高云淡,艳阳高照,远树含烟,飞舞的落叶从容地演绎着一种临战的悲壮。身着灰色制式服装的独立团和绿色军装的铁道兵刀削斧劈般的方阵里军歌嘹亮,口号震天如炸雷般席卷而来。眼前红旗漫卷,耳边西风猎猎,刺刀在艳阳中闪烁着寒光,军号在秋风里张扬着军魂。一时间,人借天势,天使人威,把整个会场渲染的大气磅礴魂丽雄奇,颇有“柳林春试马,沙场秋点兵”的味道。
    军令如山倒,独立团决定派出全团过硬的六个连队(当时叫“四好连队”)会战青松岭。青松岭会战打响后。团司、政、后机关都派人下连搞“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们政治处组成战地宣传队,深入连队宣传珍宝岛十英雄事迹,为工地送水、送饭,战地文艺汇演,鼓动士气。工地上红旗猎猎,铁锤飞午,推车穿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标语随处可见。战士们手上虎口震裂了,肩头磨破了,无人叫苦,轻伤也不下火线……
    在那火热的施工场面,我每天都被那种战天斗地,不畏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激励着、感动着。印象最深的是23连女兵班,清一色知青组成,按规定女兵班负责排渣清运,她们坚决要求和男兵一样打炮眼。请战书送到营部口号是:“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辈,有危险学习英雄董存瑞”。班长李向前看上去文质彬彬却用“古有花木兰、今有李向前”的气魄带头打大锤,副班长刘洁身材弱小还带着近视镜不怕危险,硬是把扶钢钎的活抢到手。在她俩的带动下,几天后女兵班的炮井进尺就和男兵班不分上下了。从她们身上我感受到在没有战火硝烟环境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的震撼。
    经过艰苦奋战,北票民兵独立团提前10天完成了青松岭炮井开凿任务,受到了沈阳军区713指挥部的通令嘉奖。放炮那天五六台军用卡车整整拉了一天炸药才把炮井装满,方圆十几里内老百姓全被转移到安全地带。上午9时只见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铁九师吴师长脚下的电闸踏下去的一刹那,地动山摇,飞沙走石,遮天蔽日。青松岭靠河一侧几十万方岩石山体被准确地推移到预定位置,天变通途。
    阎八家隧道是铁道兵45团3营施工,由13连和14连南北对进,民兵独立团也派出泉巨永和下府两个尖子连队配属施工。任务规定要在1970年10月1日中午12时开通,向国庆21周年献礼。3营是一支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英雄部队,打硬仗是它的老传统。10月1日那天9点多钟,北进的14小队仅剩下2米的进尺,完成任务有把握,而南进的13小队还有5米进尺,形势非常严峻。为确保完成任务,营长决定派兵增援。13连是多年的四好连队,连长是一个40多岁的老兵,他的连队从来没有攻不克的难关,这次不想把荣誉断送在自己手里,断然拒绝增援。营长急了,命令增援的人往里冲,老连长也命令战士们堵在洞口,配属的13连施工的独立团下府连当然和他们一条心,也派人帮着把守洞口,当时的场面很热闹,往里冲的和往外拥的搅成一团。独立团战士的服装是灰色和海军军装一样,所以不少山下围观的社员开玩笑说:海军陆战队和铁道兵打起来了。13连不愧为英雄的连队,在老连长的带领下于11时45分提前15分钟胜利地完成了南北会合的任务。
    那天我在那里采访亲眼目睹了他们视集体荣誉为生命的英雄主义精神。事后听说当天下午老连长接到了团里二道命令,一道命令是对13连按时完成任务的通令嘉奖,另一道命令是对老连长的严重警告处分。在我心中老连长的形象仍然高大,从他身上我领悟到中国军人视完成任务为天职,视团队荣誉为生命的军魂精神。这种精神在以后的工作和人生中无时不刻地影响激励着我。
    1970年冬天,北票独立团在建昌的铁路施工任务已接近尾声,这时传来一个令知青们心动的消息。大连要在北票知青中招工,每个知青点评选一个,参加独立团的知青按比例在连队评选。谁都想回大连,谁都想当工人挣工资,知青点里竞争很激烈,有的知青点因此失去了以往的和谐。好在我们团机关不是评选,而是团党委研究决定,团党委决定我们三人回大连。正当欢欣鼓舞之际,传来了北票县委的指示:团机关的大连知青不参加这次大连招工,要另有任用。虽然是个不好的消息,却并没有引起多少思想波动。那时我们组织纪律观念很强,虽说独立团的招工就归我们政治处管,有近水楼台的条件,可当时谁也没有往这上想,踏踏实实地服从组织决定。
……
    回首往事,我不会忘记当年那首老三届知青的歌:
昨天的故事不想提也得提,
那是一段永远抹不掉的经历。
岁月坎坷,青春沾满了泥,
酸甜苦辣,有情有爱,有风也有雨。
一年一次祈盼,
一步一串汗滴,
花开花落,寻寻觅觅,却找不到自己。
今天的故事留给明天回忆,
也许这是值得骄傲的话题。
感悟过沧桑,人生更美丽,
悲欢离合,有天有地,有他有我也有你。
爬的是那面坡,
争得是这口气,
留一种微笑,
拼一种精神,
什么都撑的起!
    “留一种微笑,拼一种精神,什么都撑的起!”这就是老三届知青的精神支撑点。中国老三届是背负着沉重负担的一代人。尽管上帝在他们心目中已经由毛泽东变为人民;尽管他们亲身经历的那场“十年浩劫”已经成为历史;尽管他们一生都披着悲剧色彩:“童年闹天灾,懂事遭文革,该读书时去插队,该成家时被晚婚,盼儿女时被节育,人到中年被下岗,退休还得管儿女。”但是他们没有自暴自弃,责任感、义务感、自强自立构成了他们终生的生活原则。
    产生于文革期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终究应该怎样去定位和定性那是政治家、史学家们的事,容当历史去结论。但我能够说的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对自己的成长和人生是有益的。
    前几年网络上展开了知青下乡务农“幸与不幸”、“悔与不悔”的讨论。我的观点是:
“青春有悔和无悔的争论也许没有意义,关键是这一代人确实在农村付出了宝贵的青春,而反馈给他们的是中国农民那种勤劳、善良、朴实、包容、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难以割舍的情感是刻骨铭心的。”
    “我并不认为自己不幸,并不觉得我们那一代人生不逢时。因为人无法选择生命和生活本身,但可以选择人生的方向和生活的态度。我的青春诚然是在艰苦的辽西山区渡过,但我年轻的心没有那一天不是认真的,诚实的,我没有辜负自己的生命。”
将来有一天,我能够在墓志铭上写:
    “不苟于碌碌无为,不图于轰轰烈烈,当长眠这里的时候,我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懊悔,而会因一生留在这里而幸福。”
    足矣!
                               (连载完)
 


真心的欣赏和赞美他人,自己也会快乐!
  
  • 中国人
  • 发表于:2011/10/2 13:15:55
  • 来自:河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留一种微笑,拼一种精神,什么都撑的起!”这就是老三届知青的精神支撑点。中国老三届是背负着沉重负担的一代人。尽管上帝在他们心目中已经由毛泽东变为人民;尽管他们亲身经历的那场“十年浩劫”已经成为历史;尽管他们一生都披着悲剧色彩:“童年闹天灾,懂事遭文革,该读书时去插队,该成家时被晚婚,盼儿女时被节育,人到中年被下岗,退休还得管儿女。”但是他们没有自暴自弃,责任感、义务感、自强自立构成了他们终生的生活原则。

这是一种值得赞美的精神!这一代人作出的牺牲历史会记得他们。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