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通APP

主题: [原创]灵山寺再忆雪点梨花泪

  • 可可西里情人
楼主回复
  • 阅读:1370
  • 回复:1
  • 发表于:2012/5/25 10:41:12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北票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那天,我正在朋友处喝酒,阿力突然打电话说,你知道去凉水井的路吗?我说十年前去过。听说灵山寺重新维修了。阿力信仰佛家,对佛学颇有造诣。阿力说,明天三月三,我们一起赶庙会,去灵山寺。
   十二年前,我曾经带着和我一起做事情的人,去过灵山寺。那年的五一节,我们到了灵山寺的时候,天阴沉沉的,飘落着一片片雪花,寺前的几棵大梨树盛开着白色的花,一嘟噜一嘟噜的梨花,在飘飘洒洒的雪中,白的是那么的虔诚。年轻人在雪中、梨花下,欢呼雀跃,我拍下了让我心动的一幕。红男绿女的年轻人,无心拜佛,穿插在林间庙宇之间,寻找着了那口在当地流传了很久的一口平常的井,我们一行人都喝了那口井的水,水很凉,很清很纯,没有味道,我却说,感觉很甜。大家说,嗯,是甜的。在我的记忆中,凉水井灵山寺,是一片灰蒙蒙的庙宇,在沸沸扬扬的雪中伫立,还有,门前的那几棵大梨树,一树白色的梨花,白的让我忘不了。当年的那一帮年轻人,有的去了北京,有的东渡日本,有的去了土耳其,还在当地的,大都生儿育女,忙于生计,少有联系。前几年,看见过蕾蕾,人还是那样笑咪咪的,在电视台工作,我没想到的是,她让我看了她在qq空间写的文章,是写一个叫“风”的男孩子。我也知道蕾也有了一段不同寻常的生活阅历。和我第一次去灵山的是一群年轻人,是在雪中看盛开的梨花,雪落化雨,点梨花之上如凝泪一般。
   一晃儿十几年了。再去灵山寺赶庙会。心里有了一点莫名的期盼。而且,是在三月三,总是让人想起周总理在云南的和男女老少过泼水节的日子。
   一路顺风,一台车三个人,都是熟人,而且是在佛家圣地=四川峨眉山邂逅的,我有了一份感触,情缘深浅无处在,人生何处不相逢。我不是佛教徒,我感慨佛教的博大精深。我曾经有信仰,后来,我迷茫了。我所见所闻的信仰者,做的事情却与信仰的格格不入。我放弃了,从心里放弃了。我们把车放在停车场的时间是早晨八点半钟,人陆陆续续地上来了。我迎面是一个高大的朱红的牌坊,雕梁画柱,流金的大字,很是壮观。拿着采访证免费进了山门,右手旁边有一个山石模样堆砌的山门。早晨本来就有风,人很多,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风也越来越大,阿力和女朋友去了一处洞穴,我便随意一个人走一走,看右侧有一水泥石阶,就自顾自的随便走上了,不到一半的时候,看见一个水泥砌的象墓碑样子的上面写着烈士陵园。我信步走了上去。石阶一级一级很高,旁边还有供人休息的石桌,石凳,可见修建者的用心。在山坡的一块人工开阔地,赫然在我眼前的是一座肃穆庄重的墓地,我看见了,一排苍松翠柏,泛青了。我伫立在墓碑前“钟卿烈士墓,钟卿原名郝忠庆,山西辽县人,1945年随东北干部团从延安来到辽西,时任县委组织部长,在钢屯遭遇国民党地方武装袭击,终年31岁。”我在墓前徜徉,一个人为了信仰,背井离乡,为信仰付出生命的代价,说明他对信仰的忠诚度。中国共产党就是为了让穷人过上好日子,穷人跟着他们闹革命,出生入死,其实,新中国是穷人跟着共产党人,用口不吃肚攒的粮食,用两条腿,推着独轮车,一步一步推出来的,那时候穷人信任这些有信仰的人。不知道这位烈士的家人,是否晓得在这个辽西的荒山野岭里埋着亲人的忠骨。当年老百姓,把烈士埋在灵山寺的旁边,也一定是想,让为了让他们将来过上好日子而献出生命的人,不至于太冷落,在民间只有佛家的庙宇,才有香火的供奉,才有庙会这样民众聚会的日子。于是,就有了一处风景,两个不同的信仰的存在。灵山寺的五佛是人们的信仰。烈士陵园是为信仰付出的人。在我身后,来的是一个二十左右岁年轻人。我一边想着,一边抄小路下了山坡。
   走在风景区新修的上山的柏油路,有了来回的电瓶车,很多人拿着皈依证,一问才知道,有皈依证的门票五元,其他人五十元。我想起了一个年轻人对我说的:要想富出家当和尚是条路。我也知道了他哥哥正在民间集资修庙。
   灵山寺的五佛殿堂庙宇,修缮一新,远处的山顶上,有巨大的佛字,我的摄像机取景框里,蓝天白云,还有逆光带出来的光环,使山中禅院,愈加谷幽禅音远,山高佛光近。我静静地观望着虔诚的人们,一个男子双手合十,面朝四方,高声诵经,而后,向同行两位女子,侃侃而谈,在他的目光更多的是精明,少有虔诚。一个女子五体投地,跪拜四方,口中不断地念念有词,双眼微闭,双手合十,神态无比虔诚,我感动于她。在我所知,女子信佛者多。可能是羸弱女子的乏力,而宿命,祈求佛祖保佑。以我的理解现在更多的需要是“承当”,这是我看了佛家人拍摄的电视剧《出家》受到的启迪。
   风越来越大,我在寻找当年的大梨树,不见了,只有一些不大的梨树。还在复苏之中。在要登高望远拍摄全景的途中,我发现一棵长两米左右的直径在三、四百厘米树干,躺在沟渠边,看树龄,年头不少,不知道是不是我想找的那棵大梨树。不知道修建灵山寺的人们,知否?树,在佛家圣地,名胜古迹,风景区、一座城市都是一部活着的历史。建筑可以做旧,树不能,历史不能。
   我寻找着当年,灵水寺门前的大梨树;寻找梨花盛开,雪落如雨,溅点梨花泪的情景;已不复存在了,过去了。但是,在我的记忆里定格了,成为永远,且美好的人生画幅。我也会把美好记忆带着去天国的。

                    

                               农历壬辰年三月初十凌晨于渤海湾闻涛居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 党欣舞蹈学校
  • 发表于:2012/5/25 16:34:49
  • 来自:辽宁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欣赏!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