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通APP

主题: 我的一工村

  • 川州一夫
楼主回复
  • 阅读:17112
  • 回复:59
  • 发表于:2012/10/27 14:11:28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北票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我的一工村

                                               川州一夫

        我1956年出生在北票冠山一工村,听父辈们讲:一工村已有百年的历史了,是咱们北票地区最早有工人居住的地方。早在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孟家大窑开采时起,煤矿工人就在这里居住了。1917年(民国六年)北票煤矿公司兼并了孟家大窑,京奉煤矿公司派英国人摩勒来北票煤矿任技师长,整个矿区都是由他按着英国人的方案进行规划建设的。直到1925年的春天(民国十四年),咱们冠山一工村的建设才全面竣工。
       冠山一工村可以说是一座方方正正的小城:有东西有两条大道,南北有一条大道,在交汇处便形成了两个十字大街,南十字大街又把一工村分成了四片,并由四个大门。以一工村粮店来描绘一工村是再清晰不过的了:粮店向东二百米处为东门,粮店向西二百米处为西门,粮店向南二十米处为南门,粮店向北四百来米处为北门。出东门曾是一条条的沟壑,一片片的荒地和坟茔地;出西门是铁路的双桥洞子;出南门是岳家沟;出北门就进入冠山煤矿和机电厂了。


         一工村的东、西、南有三个木头大门,北面是一个铁栅栏的卡子门,到日伪统治时期又建了四个炮楼子。十字大街分成的四片,每片有一个自来水房;每片还有一个大厕所,人们称为大圆茅楼;大街的两旁种有高大的槐树;每条大街和每个胡同道路的两边都有排水沟,人们叫它阳沟;北十字大街路口的西南侧有一个公共浴池,人们称为一工村澡堂子;北十字大街路口的东北侧是北票煤矿独身公寓,有住宿的房子87间,日伪时期改称为协和寮了;协和寮的后身,有一座老君庙,庙的东南角不远处还有一座祭祀的小庙。
       冠山一工村的房子是砖石结构的,房顶是钢筋混凝土的。每个院子里住有两户人家,共用一个厨房,两户相对,我们叫它对门屋。院子的大墙也是砖石结构,大门楼是用红砖砌成的,大门是用厚松木板子、铁腰带和大铆钉做成的,门后的墙垛有对称的两个凹槽,用一根松木杠子闩门,院子里有用红砖铺成了人行小道,靠近大门的东侧还有一个小厕所。要说那红砖和现在的红砖大有不同,它是紫红色的,而且要比现在的砖又大又厚,每块砖的正面上都有凹印的BEIPIAO的英文字母,除有标准的红砖外,还根据建筑的所需部位不同制成形状不同的红砖,有抹掉角的屋檐砖,有弯弧形的墙角砖。无论是房子还是院墙,都是红砖砌垛、红砖封檐,中间的部分才用石头砌成,房子和院墙既牢固又美观。


        父辈们讲,1933年前(民国二十二年),一工村叫里工住宅,基本是技工、职员和他们的家属,大多是由唐山赵各庄煤矿招工而来的。独身职工住在独身公寓,有家眷的煤矿工人住在一工村的四周,以岳家沟、鞑子营住得最多,称为外工。二、三、四工村是在日伪时期建设的。

        解放后,冠山一工村又有了拓展:北门的西北面盖起了四栋红砖房,是一工村小学,后来学校搬到东门外了,这里便成了职工住宅,是一工村一委十组;北门的道西有一个大院,叫十间房,曾是冠山煤矿职员的独身宿舍,后来也成了职工住宅;十间房的西边有一道石头墙,是一工村的围墙,在围墙外与铁道之间盖起了一栋平房,住有六户人家,被称为六家子;

        北门的东边,建起了冠山煤矿消防队;消防队的北面建起了一个工人独身宿舍,称为“五一”大院,后来也成了职工住宅;消防队的道东北侧,盖起了四栋红砖瓦房也是职工住宅,冠山派出所就在第一栋房子西边的第一家。以上这些地方也通称为一工村了。

         双桥洞子东面的铁路住宅也是1925年前所建,也是一工村的一部分。

         一工村的辖区内还有:冠山独身宿舍,独身宿舍的对面是职工大食堂,大食堂的墙北是消防队,西门的北面与六家子之间的矿务局运输部。

       解放后的冠山一工村,可以说是冠山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冠山街道办事处、冠山派出所、冠山俱乐部、冠山治安委员会都在一工村;老冯家的军属小铺、老董家小铺和老王家小铺供应者这里人们的油盐酱醋、烟酒糖茶,后来在澡堂子道北盖起了一工村蔬菜副食商店取代了这三家小铺,“文革”时期搬到了粮店的后身;一工村粮店是一工村标志性的建筑,供应着一工村几百户人家和冠山职工食堂的粮油;一工村澡堂子虽说不大,可也为这里的人们服务了上百年;一工村还曾有一个露天舞场,在办事处的门前;消防队院里的篮球场和运输部院里的篮球场几乎每天都有人打球的,我们小孩子也可以到那里玩;冠山俱乐部和运输部都有图书馆,我们可以拿着大人的借书证到那里借书看报刊杂志。


        春节期间或盛大的节日,运输部的舞龙,冠山一井的踩高跷,总机厂的军乐队,街道办事处的地蹦子,在我们一工村的两个十字路口打完场之后才去街里和南山。

       我记忆中的冠山一工村,是一个和谐的居民区,无论是干部还是工人,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住的是一样大小的房子,走的是同一条的马路。你家房顶的劈柴垛不比我家高,我家的煤碓也不比你家小。科长买粮、买菜也得排队,矿长上班、下班也是步行。

       我记忆中的冠山一工村,是一个有爱的居民区,三户叔、四户婶叫得像亲的一样。张大哥、王二姐就像自己家的排行。一家杀头猪,左邻右舍们都能吃上一碗杀猪菜。“注意四防”的小木牌每天都传递着亲人般的关怀。

       我记忆中的冠山一工村,是一个互助的居民区,你家盖小房,我就去搬砖和泥。我家拓煤坯子,你拿着铁锹就来帮忙。老张家有病了,老李家就会跑过来护理。

       冠山一工村是我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方,那里的每条街道都留有我成长的足迹,那里大叔、大婶,兄弟、姐妹都对我有过亲人般的关怀。虽然我离开了一工村已有四十多年,但那里永远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永远是我我魂牵梦绕的故乡。
        今年“十.一”回到了北票,看望了我想念已久的一工村,走在坑坑洼洼的街道上,扶摸着摇摇欲坠的大门,看着胡同里弯腰驼背的老人们,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不是我记忆中宽敞、干净、充满欢声笑语一工村,不是!然而,它确确实实是我常常引以为豪的故乡。它像一位历经沧桑的百岁老人,在无奈地活着,没有人帮他,没有人理他,更没有人待见他。
        我搜寻远去的从前,是本想赞美生我养我的故乡,可结尾了又叫我写成了这样,哎,我的一工村。

                                                            二零一二年十月二十七日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 记忆冠山
  • 发表于:2012/10/27 16:50:53
  • 来自:辽宁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描述详实准确   见证百年沧桑 思源工村儿女 礼赞论坛精英 
(0)
(0)
  
  • 农夫
  • 发表于:2012/10/27 18:06:08
  • 来自:辽宁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川州一夫老弟,你写的一工村真的就是那样子。我是老一工村,我在那里出生,在那里长大。   
     ——-无论春夏秋冬,每到夜晚,就有邻居或小孩子拿着一小木牌,“喂,防火防盗啊!”敲打着每一家的大门提醒你,轮到我家时,就由我来蹦蹦跳跳地来完成这个任务,然后,再把那木牌交给下一家,记得那木牌如小饭盒大小,磨得四角秃园,已经成褐色。还拴着一根绳。上面写着“防火防盗”四字。
    有一年,在粮店后的广场由河北的皮影剧团给大家演皮影,每家的费用是一角钱。一连演了一星期,真是快活。那时出来看皮影,周围的街坊们是都不锁门的。
    还记得,每逢吃饺子,妈妈总是拿出几个干净的小碗,每碗装上几个饺子,就由我和妹妹,挨家端着碗送“我妈说尝尝”。家家有点好吃的都是这样啊。
    还有一年,也是在那个位置,总机厂的小伙和姑娘们站在临时搭起的台子上,为我们演出,是不要钱的。给我记忆最深的是由连生的笛子吹得太好了,我听了象丢了魂一样。从那天起,我天天缠着老妈要笛子。 一晃可能快50年了。是啊,一工村,生我养我的地方,那里有我淳朴善良的大妈大婶,有每天忙着工作的大爷大叔,还有每天忙着“恶作剧”的我们这群坏小子——-
(0)
(0)
  
  • 任仲一
  • 发表于:2012/10/27 21:07:52
  • 来自:辽宁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是进步了,还是断裂,这是一个问题。

前两天,网上说:“近十年,十六大的经济指标超额完成,而文化指标则远远没有达到。”这大概就是一夫兄所写的吧!
(0)
(0)
  
  • 月满西楼
  • 发表于:2012/10/27 21:19:52
  • 来自:辽宁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一工村的人,十岁搬家到那住的,在那住了好多年,前几天我也是去那里转了一圈,还去东山走了一趟,拍了几张照片,请过目。 


 
(0)
(0)
  • 踏歌行
  • 发表于:2012/10/27 21:27:13
  • 来自:辽宁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谈谈的忧愁与深深的情感交织成一篇关于一工村的最详实的描述。谢谢一夫兄!


(0)
(0)
  • 黑白记忆
  • 发表于:2012/10/27 21:32:07
  • 来自:河北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看了文字  回到了从前  小时候的冠山一工村的深宅大院让人神秘莫测   后来结识了同学并去了那里   现在回想起来记忆犹新
(0)
(0)
  • 中国人
  • 发表于:2012/10/27 22:00:33
  • 来自:河北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楼主用纯朴简洁的文字,真实准确地记录了冠山一工村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令读者感到既熟悉亲切又有些悲凉。
正像一夫小弟文中所说:
我记忆中的冠山一工村,是一个人人互助的居民区,你家盖小房,我就去搬砖和泥。
我家拓煤坯子,你拿着铁锹就来帮忙。老张家有病了,老李家就会过来护理。
 我记忆中的冠山一工村,是一个人人有爱的居民区,大叔、大婶叫得像亲的一样。我三哥、你二姐不会认为是两家人。一家杀头猪,邻居们都能吃上一碗杀猪菜。“注意四防”的小木牌传递着亲人般的关怀。

 冠山一工村是我出生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方,那里的每条街道都留下个我的足迹,那里大叔、大婶,兄弟、姐妹的音容笑貌常常在我脑海里浮现。今年“十.一”回北票,我跑到一工村绕了一大圈,走在坑坑洼洼的街道上,扶摸着破旧的大门,看着站在胡同里的老人们,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不是我记忆中整齐、干净、热闹的一工村,不是!然而,它确确实实是我常常夸耀的故乡。它像一位历经沧桑的百岁老人,在无奈地活着,没有人帮助他,没有人护理他,更没有人待见他。我搜寻远去的从前……”
一工村似乎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倾诉着家乡人发自内心的呐喊……
美文欣赏!

(0)
(0)
  • 农夫
  • 发表于:2012/10/27 22:19:07
  • 来自:辽宁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一工村实际上是与协和寮,总机厂,一井,矿里被一个长长的围墙圈在墙里面的,设有东门,东门大门处有一炮楼,有西门,在运输部与双桥洞接壤处,还有南门,在粮店南侧。我儿时见过南门和东门的炮楼,有一年,有人在炮楼里弄出了枪刺,钢盔。现在,东墙的部分墙体还在。墙外俗称“东门外”。住着部分农民,但大多是工商户人家。墙里墙外,人员结构非常清晰。当然,这是几十年前的状态了。
(0)
(0)
  • 富健东山
  • 发表于:2012/10/28 8:09:42
  • 来自:福建
  1. 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一夫老哥的此贴,我分析一夫兄的家乡在八十年代前,比我们这里强多了。
(0)
(0)
池塘积水须防旱,田地深耕足养家
  • 快乐的冷月无声_ly1
  • 发表于:2012/10/28 16:02:17
  • 来自:辽宁
  1. 1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原来一工村有着那么久远的历史。该文史料翔实,笔带深情,充满了游子对故乡脉脉深情。拜读!
(0)
(0)
  • 静静的凌河
  • 发表于:2012/10/29 11:38:18
  • 来自:辽宁
  1. 1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关于工村的历史我是从在线了解的。工村的现状很惨。
(0)
(0)
  • 川州一夫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0/29 15:10:40
  • 来自:辽宁
  1. 1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感谢溪水,快乐心灵,中国人,在路上的关注。

    记忆冠山你好,感谢你的光临,谢谢夸奖。

    农夫兄可是咱们一工村的大才子,更是我们这些小兄弟的榜样。粮店后面的广场曾是咱们一工村的活动中心,也是咱们这群坏小子的乐园。

    白石诗客你好,我感到很多文化是断裂了,从前我们没有参加这个班,哪个班的,可我们文艺、体育都有两下子。我们一工村的篮球、乒乓球比赛几乎天天都有;每个居民组都能组成一个乐队。

    月满西楼你好,哈哈,也是一工村的!两张相片我收藏了。

    踏歌行兄弟你好,能把一工村照这么全可是高手,把我们家原来的房子也照上了,谢谢!

    黑白记忆你好,我们一工村的院子是很长,人行道的两边还种上花草。后来人口增加了,没办法,盖了很多的小房。

    欢迎中国人大姐光临!离开了家乡的人们思乡之情是难以言表的,欢迎大姐回家看看。

    农夫兄说得非常对,跑楼子里面曾经挖出过枪刺、钢盔。小时候咱们一工村的孩子心齐,常常和二工村开仗。咱们又特别能战斗,上假台湾分两伙战斗、抓特务。

    富建东山你好,我们的家乡是很好,只是树太少,植被也不好,远远比不上福建。

    快乐的冷月无声你好,我这只是瞎写,还请你多多指点!

    静静的凌河你好,工村的人很好,很仗义、很爽快,只是这些年下岗把他们闹惨了。

(0)
(0)
  • 可可西里情人
  • 发表于:2012/10/29 19:59:35
  • 来自:辽宁
  1. 1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青春的记忆,珍藏起来的财富。那个时候感觉很幸福啊。材料很详实,感情很真实,文笔也很细腻。欣赏了。
(0)
(0)
  • 李兀恙
  • 发表于:2012/10/30 17:00:49
  • 来自:辽宁
  1. 1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原文由 农夫 发表于 2012-10-27 22:19:07 :
    一工村实际上是与协和寮,总机厂,一井,矿里被一个长长的围墙圈在墙里面的,设有东门,东门大门处有一炮楼,有西门,在运输部与双桥洞接壤处,还有南门,在粮店南侧。我儿时见过南门和东门的炮楼,有一年,有人在炮楼里弄出了枪刺,钢盔。现在,东墙的部分墙体还在。墙外俗称“东门外”。住着部分农民,但大多是工商户人家。墙里墙外,人员结构非常清晰。当然,这是几十年前的状态了。


(0)
(0)
——得失塞翁马;成败孺子牛!
  • 农夫
  • 发表于:2012/10/30 22:07:04
  • 来自:辽宁
  1. 1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照片很不错,在协调的色彩里,深秋季节的蒿草与老墙拥抱着,现出苍凉,老墙一定在向蒿草诉说着什么,肯定的。天空部分面积大了,对主题不利。呵呵
(0)
(0)
  • 冠冠2000
  • 发表于:2012/11/2 7:24:19
  • 来自:辽宁
  1. 1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深情的描述,久久的凝视,流连的回眸,沉痛的回顾。 一工村,令多少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                                                                                                    
(0)
(0)
  • 在路上
  • 发表于:2012/11/2 9:29:15
  • 来自:辽宁
  1. 1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假台湾分两伙战斗、抓特务。我也去过——  假台湾可是我们当时的乐园!
(0)
(0)
全慧艺校----------我们共同爱艺术 !全慧艺校-----我们共同爱艺术 !
  • 川州一夫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3 9:35:01
  • 来自:辽宁
  1. 1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可可西里你好,把青春的记忆写写,留住所爱,留住所想,留住一梦相伴日月长。谢谢夸奖!

       回兀恙兄:一道大墙长又宽,风吹雨打近百年。我家就在墙里住,听惯了火车的笛鸣,看惯了房上的炊烟。

       冠冠2000你好,一工村无论多么的沧桑,也是我们这些游子心中永远的怀念。

       在路上老弟可好,假台湾咱们解放多些回了!早知道有钓鱼岛,早就叫咱们哥几个收回来了。



(0)
(0)
全慧艺校
全慧艺校: 好帖再次挺起!
  • 川州一夫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3 9:39:29
  • 来自:辽宁
  1. 1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谢谢农夫兄再次光临!
(0)
(0)
  • 月满西楼
  • 发表于:2012/11/4 16:49:03
  • 来自:辽宁
  1. 2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建议是凡在一工村住过的咱报个到,看一看到底有多少一工村的朋友在北票在线,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0)
(0)
韭莲
韭莲: 虽不是北票一工村的人,但也是北票人。看了你的帖子真实而富有情感,拜读了。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