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通APP

主题: 看皮影戏

  • 一介农夫
楼主回复
  • 阅读:2144
  • 回复:12
  • 发表于:2013/10/24 7:17:00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北票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看皮影戏

夏天,地耪了三遍也趟了三遍,肥追得足雨水也充足,庄稼疯长,丰收在望,农人们的心情欢快得像撒欢的猫。在这期间,农人们除了在山上割荆条沤肥就没有其他的农活了,有一段相对轻松自在的时间。按照惯例,在这个时候村子里要请电影队来放电影。可是,请电影的村子太多,电影队应接不暇。外号“倪大头”的村民小组长就和村里的长者们商量,请皮影班子来唱皮影。消息一传出,村里中年以上的人都高兴万分十分关注,但年轻人却有点不高兴不在意。

在那几天里,老人们见面议论的都是皮影,他们絮叨着自己看过的皮影,夸奖着自己熟悉和佩服的影匠,乐此不疲。有的老人忍不住就哼唱起来。有时,年轻人也站在一边听老人们议论,听着听着就忍不住插嘴说皮影戏不好,曲调不好听,人影也模糊,情节半天不发展,咿咿呀呀唱得叫人心烦。老人们便反驳道,电影好?好没等看明白咋回事呢,就煞戏了。净他妈搂搂抱抱搞对象的事儿,都管说你们这帮年轻人不学好.......。年轻人嘻嘻哈哈说,你们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我们搂搂抱抱行,你们那时候......。争论归争论,年轻人们还是从老年人的叙说里多少了解一点儿有关皮影戏的趣事,比如,每出戏里必须有一个角色是小矬子,拉二胡的弦师一定是个瞎子,影卷上的字多是半拉字,只有影匠才能认得等等。

村子里唱皮影是接闺女接外甥邀请亲戚来小住的绝佳理由,有的亲戚和朋友还会不请自来。看皮影戏并不重要,亲戚朋友聚在一起畅叙厚情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在老人们热切的盼望和广泛的议论中,一台拖拉机拉来了皮影匠和皮影箱子。就在当天,在村东挨近小溪柳树下的空地上,搭起了影棚。曾经做过小队电工的二歪还往影棚里拉了电灯。

看皮影戏的日子里,家家的晚饭做得都比往常早许多,即便家里没有亲戚朋友,晚饭也比平常丰盛得许多。太阳还没落山,村子里就氤氲着饭菜的香气了。

早在吃饭前,就有孩子拿着小木凳到影台前面占据了座位。在这节日一样的日子里,孩子们的吃食也丰富起来,各种面食各种时新的水果,他们的嘴巴几乎一整天都不闲着,肚子一直圆着,即便再丰盛的晚餐也引不起他们的食欲了。孩子们把小凳子放在空地上就在影台上下戏耍打闹,引得看守影台的二歪一阵阵的呵斥。

太阳刚下山,就有老人悠然地向村东空地走去。老头儿披着外衣,背着手,手里握着小烟袋,弯腰曲背地走着;老太太穿着干干净净的罩衣,银白的头发一丝不苟地梳着,还用银簪子别在纂儿上,拐着一双小脚紧倒腾着迈着小步。老太太的手里还牵着孙辈。他们的身后,都跟着他们的孙子或儿子,孙媳妇或儿媳妇。

晚霞在西天留下一抹嫣红。

第一通锣敲了起来,皮影班里的小伙计手里拎着锣在全村里走着敲,要路过每一户人家的门口。在整个村子游走敲锣,这是对“东家”表示的一种尊重。村子里每一户人家都是“东家”,都要敬到。如果落下谁家,那家主人一定会找到戏班指责吵闹的。小伙计的身后簇拥着一群十来岁的小嘎子,大声吵嚷着:

“开戏喽,要开戏喽!”

第一通锣敲完,隔了半小时,第二通锣又敲了起来,鼓也震天动地地擂起来。这通锣鼓要在影台上敲,谁都可以敲,连不会敲锣打鼓的小嘎子也可以胡乱敲打一气儿。但是敲了十分钟后就不能再敲了。这是规矩。这通锣鼓是敲击给附近村子里的人听的,告诉他们戏就要开场了。

又半个小时后,第三通锣敲响了,还伴随着二胡笛子梆子的声音。在家里收拾碗筷的妇人听到这第三通锣声,扔下手里的活计就向外走。走到影台下正好赶上开戏。

影台上的幕布里,鼓点突然一响,笛子二胡锣镲梆子一起击奏起来。其实这种草台皮影戏班子的音乐技巧并不高明,仔细听去,有时节奏都不一致,但影棚外的观众们并不挑剔,他们也不懂的音乐,反正有那么大的动静就行了。接着影布上就出现了布景,几重写意的山水或简单的家具如椅子桌子的影像,很清晰的。很快人物的影像就出现在影幕上,有时清晰有时模糊,男人女人老人年轻人骑马的坐轿的拿枪的捏刀的......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看得一些年轻人眼花缭乱。影棚里演员在拿腔捏调地咿呀咿呀地唱着说着,缓缓地演绎着故事的情节。影棚下,老人们混杂地坐着,有滋有味地看着听着,有的还跟随着曲调摇头晃脑,有的干脆随着哼起来。中年男女分坐着,男人们抽着烟小声地唠着家常,女人们嗑着瓜子,也在东扯西扯,放在皮影上的心思并不多。坐着的人群外,站着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们,泾渭分明地分成两堆,都穿着节日里的衣服。小伙子们显得十分稳重,姑娘们矜持中还带着一点儿活泼,叽叽咕咕地说着,时而发出轻轻的笑声。只有那些十七八岁的嘎杂子们,在人圈外跑来跑去,逮机会就恶作剧一回,把一只青蛙扔到女人堆里,吓得女人们发出尖叫,或者干脆把一捧细沙子杨进女人堆里,引来一阵骂声。村民组长倪大头混骂乱噘着去追打那些惹是生非的嘎杂子们,嘴里向外喷着酒气。影棚的四周,十几个小小的脑袋探进去,瞪着眼睛看着唱的男人捏着嗓子仰着脖子像公鸡打鸣一样唱着,看着瞎子直着脖子仄歪着耳朵拉着二胡,看着耍影人在影布前手忙脚乱,时而发出嘻嘻的笑声。

突然观众哄然笑了起来。原来戏里一家王公娶媳妇,知客大声问:

“倪大头来了吗?”

“没来!喝多了酒在狗洞里趴着呢。”一仆人大声回答。

倪大头就在不远处站着呢,笑着骂:“这鳖犊子的肖影匠!”

知客又高声问:“李二麻子来了吗?”

“没来!让他老婆打趴炕了。”仆人高声喊。

“二爷子,二奶奶从地底下来打你了!”一个嘎杂子大笑着说。

“他妈的这个肖影匠!”坐在人堆里的二爷爷笑着回骂道。

............

影匠们把所有他们认为值得戏弄应该戏弄的人都调侃戏弄了一遍,才让婚礼继续进行下去。影棚内外一片笑声,连平时在长辈面前拘拘谨谨毕恭毕敬的年轻媳妇们也忍俊不禁了。

这是整个看戏过程中人们最快乐的时候。

皮影戏唱到半夜以后,那些嘎杂子们,年轻的小伙子姑娘早就不见了踪影,中年男女因为第二日还有工作要做,也陆续回家休息去了,只有铁杆的皮影戏戏迷们——那些老头老太太还意犹未尽地坐在那里听着看着。倪大头还站在那里,不怀好意地微微笑着。戏台下只要还有一位观众,影匠们就得不停地唱下去,哪怕是唱到天亮。影匠们为他们随意取笑观众付出了代价。

最后,影棚外只剩下二爷和倪大头。肖影匠从影棚里探出脑袋来向两人央求,两人才放过了影匠们。这时天已经快亮了。可是第二天,有了机会,影匠们照样拿倪大头李二麻子等人开涮。

一般情况下,皮影戏要演上五六天七八天。在这些天里,村里总是洋溢着欢快和谐的气氛。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 水墨丹青
  • 发表于:2013/10/24 9:36:04
  • 来自:辽宁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记那时农村没电,影棚点一个多灯芯的煤油灯,唱皮影的人都是男的。印象象最深的是大下巴先出场,那时我很小演的什么也不懂,不一会就在妈妈怀里睡着了,还记爸爸买来酸葡萄给我吃……
(0)
(0)
  
  •  天伦之乐
  • 发表于:2013/10/24 12:30:05
  • 来自:吉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你的“看皮影戏”让我忆起童年趣事。小时候,看完皮影戏后回家,非让哥哥做皮影,然后在油灯下往墙上照,还要唱着,否则我就哭闹,想想那时多快乐呀。可惜时光不能倒流,时空不能穿越·······

         
(0)
(0)
心地善良,性格开朗,意志顽强。
  
  • 乐在其中
  • 发表于:2013/10/24 15:28:33
  • 来自:辽宁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0)
(0)
  
  • 一介农夫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10/29 15:59:48
  • 来自:辽宁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多谢水墨丹青,天伦之乐,乐在其中的惠顾!
(0)
(0)
  • 脂砚斋
  • 发表于:2013/10/29 17:12:23
  • 来自:辽宁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看着亲切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我小时就喜欢看皮影,刻影人(头楂),记的80年代初,唐山市皮影剧团来北票演出时,场场爆满,我还是托人买的票,我记的演出剧目是“三打白骨精”。影人是一尺5的,而且在演出中运用了灯,声,光,电等现代技术,使皮影艺术在传统的表演形式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改革。
(0)
(0)
  • 霭云
  • 发表于:2013/10/29 18:42:23
  • 来自:辽宁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栩栩如生,似在眼前。比《社戏》更具体。许多非物质文明得以在作者手里流转。
(0)
(0)
  • 春华秋实-时春华
  • 发表于:2013/11/1 9:59:51
  • 来自:辽宁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真有意思,呵呵呵写得好生动,我没看过但通过你的描述能想像得到
(0)
(0)
  • 宫学大
  • 发表于:2013/11/1 16:59:14
  • 来自:辽宁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在北票我没看过皮影戏,今天跟楼主,看了一回皮影戏,感谢。十分欣赏。
(0)
(0)
文学是高雅的精神享受,尤喜美文、游记和诗词。爱好在方框里填字,潇洒人生。
  • 一介农夫
  • 发表于:2013/12/19 8:10:47
  • 来自:辽宁
  1. 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回复宫学大前辈:您的名字我很早就听说过,谢谢您的惠评。
(0)
(0)
  • 一介农夫
  • 发表于:2013/12/19 8:12:59
  • 来自:辽宁
  1. 1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回复春华秋实:因为忙,很久没有上线,回复来迟,抱歉。谢谢您的惠评。
(0)
(0)
  • 一介农夫
  • 发表于:2013/12/19 8:14:29
  • 来自:辽宁
  1. 1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回复霭云:多谢阅读和评论。
(0)
(0)
  • 一介农夫
  • 发表于:2013/12/19 8:16:50
  • 来自:辽宁
  1. 1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回复胭脂斋:谢谢您的阅读和点评。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