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通APP

主题: 三老太爷的的丧事

  • 一介农夫
楼主回复
  • 阅读:1325
  • 回复:0
  • 发表于:2013/11/3 20:07:45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北票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三太爷的丧事

姐姐打来电话,先问我身体怎么样,再问我工作怎么样,啰啰嗦嗦了半晌,才说:

“你回家一趟吧,三老爷子没了。”

我心里不禁一阵悲凉,我们家族里最后一位“传”字辈的人没了。三太爷只是一位普通的农民,或者说是一位普通的传统木匠,他的死只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儿,就像一粒尘土湮灭于细流里。但在我看来,他的死却象征着我们家族一代人的结束,一代人生活的结束,一个时代的结束。

三太爷是我们家族的末支末子。我们家族把从山东逃荒来到那个小山谷开荒种地,后来定居繁衍出我们一族人的那位勤劳勇敢的男人称为老祖宗,用比较文雅的话来说就是始祖公。我们老祖宗有两个儿子四个孙子,在他去世后,他的四个孙子分了家,互相比赛着生产生活,形成人丁繁盛四大支。我是长支中的长子,如果在过去,我早晚要担当起族长的重任的。我的三太爷是末支末子,辈分当然大。族里已经有第十一代人长成了,和三太爷隔了七代,已经不知该怎样称呼他,只好称其为老老太爷。

我去办公室请假,办公室主任要给我派车,我婉辞拒绝了。出了办公室,我给外甥女打电话,让她开车送我回老家。

还没进村就听到了凄婉悲凉的唢呐声。回到家里,和母亲和姐姐寒暄了几句,我就去给三太爷吊唁。母亲给我一捆烧纸,叮嘱我说:

“到那儿别多说话,你士先叔管事呢。”

三太爷家的门口搭着灵棚,四根木棍支着一方白布,遮住太阳光。一口紫黑色的松木棺材躺在灵棚里。棺材头上燃着一盏长明灯,棺材前的供桌上放着两碗黄米饭几个馒头和几碗菜。桌前放着一个很大的瓦盆,里面燃着烧纸。我在三太爷的灵前跪着烧纸,想到三太爷从前对我的好处,想到三太爷一生的勤俭忠厚,想到他晚年的遭遇,我的眼泪不由得流了下来。

三太爷不是个合格的庄稼人,但三太爷是个优秀的传统木匠。所以在大家一起吃集体饭的时候,三太爷总是受到别人的奚落,受到奚落的三太爷总是嘿嘿地笑。那时候不准搞副业,三太爷的传统木匠手艺无用武之处,但三太爷绝不把自己的手艺荒疏了,他总能找出时间精心制作一些小家具,自己家用不了就送给别人。我至今还藏着一件三爷制作的梨木书匣,书匣上还雕刻着人物和诗句。人物是一个秉灯夜读的秀士,诗句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两句诗在今天人人皆知,说得多了已经让人感到俗气了,但在当初我到县城上重点高中,三太爷把书箱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时候,我对这两句诗着实着迷了很长时间,还把诗句炫耀给同学们。三太爷的传统木匠手艺来自于他的舅舅,三太爷很小就失去了母亲,他是在姥姥家长大的,他在姥姥身边生活到二十岁。如果不是三太爷的父亲要给儿子娶媳妇,三太爷会一直生活在舅舅家,他舅舅所在的生产队已经把他当做一个正式的社员看待了。说三爷的木匠手艺是传统的,是因为三太爷做的家具从来不使用铁钉却坚固无比,我所知道的也仅此一点。但很多人认为三太爷的传统木匠手艺好是好,但没有用处。

三老太爷家里有一些老家具,古色古香的。其中一对梳妆匣子最为神异,能发出一种说不清楚的香气。但三老太爷说那东西不值啥钱。我们相信三老太爷的话,因为三老太爷就把匣子摆在柜上。

生产队解散后没几年,三老太爷被认为毫无实际用处的木匠手艺就大放异彩而且给三老太爷带来了不错的收益。有些人有了钱就附庸风雅就崇古非今,就想在家里摆上几件仿古家具以向人炫耀。三太爷的手艺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市场,他制作的一张硬木雕花椅就能卖到几千元,一张桌子至少要卖到一万元,这当然要花去三太爷半月甚至几个月的时间。三太爷对他的每件作品都精益求精,绝对不会粗制滥造,所以制作出来的家具件件都是精品。三太爷出了名。市里家具城有个财大气粗的老板想和他合作,一方出资金一方出技术利润五五分。但听完那位老板的勃勃的雄心后,三太爷却连连摇头,任凭那老板把条件一再优越,三太爷就是不答应。事后有人一再问三爷不答应的原因,三爷说:

“什么东西多了就不是好东西了。”

三爷很快成了家族里的富翁。

三太爷只有一个儿子,没有姑娘。按理,三太爷的儿子应该子承父业,但是,因为很长一段时间三太爷的手艺一无所用一文不值,所以三太爷不愿意让儿子遭受自己学艺时的那种折磨,三太爷的儿子当然也就乐得清闲自在。等三太爷的手艺显现出非常的价值的时候,三太爷的儿子已经不是学艺的年龄了。

三太爷的儿子二十岁结婚,结婚六年后离了婚,因为女人不能生育。三太爷绝对不能接受断子绝孙的命运。儿子离婚三年后再婚。一年后媳妇就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为此,三太爷请过三场电影,十天皮影戏。有了一对双胞胎孙子后,三太爷更加勤奋地工作更加积极地挣钱,他要给两个孙子留下足够丰厚的财产。

两个孙子渐渐长大了,已经上了小学了。那是两个多么招人喜爱的孩子啊,像笔直的小白杨一样笔挺的身材,白皙的小面孔,干干净净的,文文静静的,漂漂亮亮的,绝没有一般农村孩子那种邋遢和野性。工作累了的时候,三太爷总会慢慢地走到学校旁边去看两个孙子,他看到孙子在那些孩子中出类拔萃,心里就甜的像喝了蜜,脸上忍不住露出笑容;孩子的老师是三太爷的远房孙女,见了三太爷总要把两个孩子夸上一夸,三老太爷嘴里谦虚着,心里却像抹了桂花油一样顺溜亮堂。

孩子快要上中学了。

在乡中学做教师的雨亭回来说,全县的中学都要要集中到县城去办,乡下要没有初中了。为了表明自己不是道听途说,雨亭还拿出一份文件的复印件给族人看,他说这是县委县政府制定的“以校兴城”的战略,城里盖的房子太多了卖不出去,就把所有初中的教师都调到城里去,全县上千名农村教师,咋也得需要七八百套房子。而且,大部分学生家长是要去陪读的,也有一些人要买房子。他说乡下已经没有必要再把初中办下去了,大多数的农村孩子都跑到县城去上学了,有的家长甚至把小学生也送到城里学校去。城里学校教学水平就是比农村高。城里初中学校人满为患,一个班级有七八十名学生,有的班级甚至超过一百名学生,要三个学生挤两张课桌。乡下初中一个班级只有二三十名学生,有的班级甚至只有十几名学生,大多数教师无事可做,白拿着国家的钱。他还说县委县政府已经决定再建两所初级中学,已经选好校址了。雨亭说,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准备到城里去买房子,城里房价已经由两千多涨到三千多了,但县政府作出决定,在一年内乡村教师到城里买房子可以享受优惠价,还可以在贷款上得到优惠。

三老太爷听到这个消息,说了一声:“好!”那天晚上,三老太爷多喝了一两多酒。三老太爷本来就打算把两个孙子送到城里去读书的。他听几个把孩子送到城里读书的族人尤其是听雨林说,把孩子送到城里学校去读书得托人得送礼,至少也得送三千元钱。三老太爷不在乎几千元钱,但是如果省下几千元钱也是好事,而且不用托人情了,三老太爷当然高兴。但有人就犯了愁,到城里去读书是要花钱的,雨林的孩子每月得花一千多元钱,男孩子能吃能喝。雨中的孩子是女孩,吃饭用不了那么多钱,可是穿衣也不少花钱,城里孩子讲究穿,穿得太寒酸会被人瞧不起的。雨林雨中都不在乎钱,他们每年都在外面打工,有的年份能挣八九万元钱,再不济也能挣五六万元钱。就一个孩子,还舍不得花万把元钱。但有的人家的男人没有瓦匠木匠的手艺,出去打工挣不多少钱,地里也没什么出产,每年拿出万八块钱实在有些困难。比如雨德家宏宾家就拿不出万八元钱来。雨德宏宾听人议论废除乡下中学的事情就骂,说要去中央告状,说县委县政府剥夺了他们孩子的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遭到了很多人的嘲讽。

不久后,去县城办事的人回来说,两所中学正在加紧建设中,看来一年后乡下孩子就可以到县里中学去读书了。县里新建的两所中学用了两年的时间竣工了。人们议论说,那学校建的可气派了,有高大辉煌的教学楼,还有宿舍食堂。乡中学的老师通过象征性的文化考试几乎全体进城,留下来的校舍作为乡中心小学的校舍使用。各村的小学生们也蜂拥进乡中心小学,村里小学几乎没了学生。村里的小学教师宏亮在王家窝铺任教,教着两个年级三个学生,每月拿着三千多元的工资。

村里共有三个年级十一个学生学生进县城读书。

孩子们高高兴兴地进城了,把担心留给了家人。宏宾家的孩子辍学了,跟着一个远房叔叔去城里打工,到一家饭店当传菜工。他说自己长大一点儿就到建筑工地上学徒去,有了手艺会挣到很多钱。雨德的孩子在亲戚的帮助下上了学,可是没多长时间,雨德的孩子也辍了学,因为亲戚每月资助的四百元钱不能让他吃饱。辍学回来的孩子面黄肌瘦的,饿的。

人们没有预料到的事情相继发生了,先是宏伟被学校找了去,班主任说他的孩子迷恋上了网络,几乎每天晚上都偷偷地跳墙出校去网吧,一直玩到深夜三四点钟,第二天上课趴在桌上睡觉,还打呼噜。宏伟毕恭毕敬地站着听受那位大嗓梦门女教师的训斥,完事后把儿子带到无人处踢了十几脚扇了四个嘴巴子。回到家里语气坚决地对老婆说:

“去县城陪读去!”

接着宏基也被学校招了去,他得到了比宏伟更高规格的接待,主管辅导的副校长和副主任亲自和他谈话,说宏基的姑娘和城里的一位男孩搞对象,还经常到男孩的家里去玩。言外之意是宏基的姑娘和那男孩已经同居了。宏基红着脸走出学校,到水利局去找舅舅,让舅舅托关系把姑娘从三中转到四中。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宏基的老婆也去了县城陪读。

村里其他的学生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出现类似的问题,都未雨绸缪,女人们结伴进了城。进了城的女人们闲不住,有的去做钟点工,有的到饭店当服务员,有的干脆自己做点小生意。女人们既照顾了孩子还赚了钱,一举两得。

半年后,更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宏伟的媳妇一纸诉状递上法庭,坚决要和宏伟离婚。宏伟媳妇给人家做钟点工,久而久之和单身的男主人上了床,那位比宏伟媳妇小几岁的小包工头居然对宏伟媳妇产生了真正的感情,很坚定地要和宏伟媳妇结婚。就在这时,宏伟媳妇发现自己怀孕了,无奈下只好答应了情人的要求。离婚后的女人很快就和情人举行了相当隆重的婚礼,结婚后生活得十分滋润,让一些人既羡慕又嫉妒。这种婚外情似乎能够传染似的,半年后,雨象也发现媳妇对自己冷淡起来,经过多方探听,自己在饭店当服务员的媳妇和一位厨师混在了一起。雨象绝不能当活王八,于是和女人摊牌要求离婚,女人居然很痛快地答应了。离婚后,女人和那位厨师就到别的城市打工去了,据说还买了房子,自己经营着一家饭店,当了老板娘。

三老太爷对自己漂亮的儿媳妇不放心了,他抽空瞒着儿子去了趟县城,在儿媳开的小卖部旁边暗中观察了两天,结果让三老太爷又惊又恨,自己的儿媳妇居然也有了外遇,男人还是公安局的一位科长,虽然岁数比儿媳大了十几岁,却生得高大魁梧颇有派头。那位科长是在十点以后走进小卖部的,然后小卖部就关了门。三老太爷凑上前去,隔着窗子听到了屋里的淫声浪语。

三老太爷差点儿没气昏过去。

回到家里,三老太爷几天不说话。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三老太爷给儿子打了电话,把正在建筑工地上忙得不可开交的儿子叫了回来。三老太爷把儿媳妇红杏出墙的事情告诉了儿子,儿子闷着脑袋抽了几小时的烟,最后咬着牙挤出了一个字:“离!”

经过法院调解,三老太爷的儿子和儿媳离婚了,两个儿子一人一个。作为对女人的补偿,公安局的那位科长给女人买了一套房子,还每月送给女人两千元的生活费。离婚后的第二天,三老太爷的儿子就回建筑工地了。临走前,儿子咬着牙对父亲说:

“今年过年,我就给你领回个儿媳妇来,又年轻又漂亮的!”

三老太爷沉吟了一会儿说:“这回你可得好好睁着眼睛!”

三老太爷的儿子在过年时没领回又年轻又漂亮的媳妇,他自己也不能回家过年了,他被人杀死了。三老太爷的儿子和工地上的一个厨娘有了暧昧关系,被厨娘的的丈夫发现了。厨娘的丈夫领着几个朋友在一家小旅店里捉住了正在淫乐的男女。三老太爷的儿子不肯老老实实地被人绑住,只穿着一条短裤和几个男人搏斗起来,被人连捅了十数刀,当场就死了。

处理完儿子的后事,三老太爷一下子苍老了许多许多。

三老太爷的孙子初中毕业了,没有考上重点高中。三老太爷问孙子念不念普通高中,孙子说:

“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都找不到工作,我念什么普通高中啊?不念!”

“好!”三老太爷说,“跟我学手艺吧,学会这门手艺,包你一辈子吃喝不愁!”

“行!”三老太爷的孙子说,“有个条件,爷爷您得给我买台摩托!”

“中!”三老太爷很痛快地答应。

三老太爷悉心教孙子手艺。开始孙子学的还很认真,但是不久孙子就不耐烦了,说学手艺太枯燥太乏味。三老太爷苦口婆心地劝说孙子。孙子最后说:

“那爷爷您得给我买台电脑,我的同学们都有电脑。我每天学半天,那半天我得去找同学们玩。我还要学开车。”

“中!”三老太爷想了想说。

三年过去了,孙子十八岁了,是个很英俊的小伙子。三老太爷知道,该给孙子订一门亲事了。

除了逢年过节,在农村几乎看不见年轻的姑娘,她们都在城里打工,她们都想在城里找一个对象。城里小伙子找对象很容易,如果他们愿意降低条件娶农村姑娘。可是农村的小伙子没钱没势娶媳妇就难了,村里有几个小伙子二十七八岁了还没有处上对象,已经被人认为是光棍了。农村的小伙子在二十岁之前没处上对象大概就很难处上了。

三老太爷看上了邻村王兴家的姑娘,十六岁,人生得又漂亮又壮实。三老太爷请了媒人上门提亲,王兴回说姑娘还小。三老太爷又请了媒人去说,把彩礼提高到通常规矩的两倍,也就是十六斤百元大钞人民币。王兴这次很痛快地答应了。接着两个孩子见面,那姑娘一眼就看上了三老太爷的孙子。订婚的日子里,三老太爷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三老太爷在镇上订了十桌酒席招待新亲和贺喜的亲戚朋友,当场称了十六斤百元大钞近二十万元钱过给王兴,看得众人眼睛都直了。除此之外,还送给姑娘金手镯金项链金耳环金戒指,这四件金首饰也得花八九万元钱。此外还有十六套新衣服,每套衣服都价值七八百元钱。贺喜的人羡慕的同时,有儿子还未定亲的人心里暗暗地忧愁,上哪里去弄这么多钱给儿子娶媳妇啊!三老太爷还答应王兴在城里买一套房子作为孙子的新房。

晚上回到家里,三老太爷把孙子叫到面前说:

“孙子,爷爷老了,都八十岁了,干不动了。这回爷爷把钱花得差不多都光了,以后的事情就得靠你自己了。爷爷老了,再也干不动了,干不动了。”

孙子眼睛红了。孙子噙着眼泪说:

“爷爷您放心吧,我已经长大了,以后我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

不久孙子对三老太爷说自己要外出打工,和同学一起去。三老太爷不愿意孙子出去打工,但想一想让孙子出去历练历练也是应该的,就答应了孙子的请求。

孙子走了,三老太爷的心里空空落落的。

十几天后,孙子回来了,还开着一辆崭新的轿车。孙子对三老太爷说,轿车是他手气好抓奖抓来的。三老太爷问孙子的同学,那男孩信誓旦旦地说三老太爷的孙子是抓奖抓到了一台轿车。孙子还向三老太爷要了一万元钱,说缴纳个人所得税和同学的亲戚借了一万元钱。三老太爷拿出一万元钱交给孙子的同学。孙子的同学拿了一万元钱饭也没吃就走了。三老太爷要孙子把车卖了,可是孙子坚决不同意,他说要用这车出租拉客赚钱,镇上那些出租车每天能挣二三百块钱呢。三老太爷犟不过孙子只好同意。

孙子开着车去了未婚妻家,拉着未婚妻满街兜风。就在孙子载着小姑娘满街转的时候,几辆警车包围了那辆黑色轿车,逼停了轿车。警察打开车门就给脸色刷白全身战栗的三老太爷的孙子带上了手铐。

车是三老太爷的孙子抢劫来的,他还杀了人。

三老太爷的孙子和同学外出打工在一个城市里转了几天也没有找到工作,就在路边打了一辆没有经营执照的黑出租到另一个城市去。一路上黑出租车司机向两个顾客吹嘘自己的车是新车,价值十几万元呢。这位喜欢吹牛的司机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吹牛会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就在司机吹嘘得洋洋得意的时候,三老太爷的孙子突然掏出一把刀子刺进司机的脖子,然后又在司机的身上捅了十几刀。同学吓坏了。三爷的孙子威胁同学,说如果他说出去就杀了他全家;如果他能保守秘密就送给他一万元的封口费。

三老太爷带着放在柜上的两只梳妆匣中的一只离开了家,把那只匣子锁进柜里。三老太爷走进一家古董店把梳妆匣放在柜台上对店主说:

“一百二十万,便宜就是您的了!”

店主仔细看梳妆匣又嗅了一阵,说:

“老人家您等着,我去银行取钱!”

三老太爷拎着一百二十万元钱找到被杀的司机的家人,拿出一百万元给他们,苦苦哀求受害者家属不追究孙子的罪行。开始,那家人坚决不答应,可是后来那家人的律师来了,律师劝说受害者的家属接受三老太爷的条件,还郑重其事地立了字据。三老太爷把字据交给了法院。接待三老太爷的法官说法院尊重受害者家属的意见。三老太爷激动地差点儿给那位法官跪下。三老太爷回到家里对族人说自己的孙子死不了了。人们相信三老太爷的话,认为三老太爷找人行贿了。这年月,有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有人说,三老太爷家柜上的那对匣子是很值钱的古董,三老太爷把匣子卖了。可是到三老太爷家里串门的人还隐隐约约嗅到那股奇异的香味。人们说,匣子虽然没了,香味还会经久不散的。

半年后,法院的判决下来了,三老太爷的孙子被判了死刑,孙子的同学也被判了徒刑。痛不欲生的三老太爷找到法院,说苦主都不追究了为什么还要重判。法院的人向他解释说,受害者家属放弃的是民事部分的权利,不涉及刑事部分。三老太爷当场就昏了过去。法院的人把三老太爷送进了医院,抢救得及时,三老太爷才保住了性命。

三老太爷的头发全变白了,原来挺直的腰杆也弯曲了。

几个月后,三老太爷打了出租车进了县城,费尽周折找到了原来的儿媳妇,说要用伍拾万元钱换回孙子。女人痛哭着说:

“一百万我也不会把儿子给你,交给你还让他去杀人啊!”

三老太爷失魂落魄地回到村子,走到家门口,身子一歪就倒在门外。等有人发现的时候,三老太爷的身体已经冰冷了。

我给三老太爷烧完纸后,就走进屋子。屋子里炕上炕下坐满了人,该到的人都在,看来就在等我了。我一坐下,村民组长士先就说话了:

“人齐了,三老太爷的后事咱就说道说道吧。第一件事情,就是钱的问题。乡里给了一点儿,村里也给了一点儿,也就是能付火化的钱,其他的钱,什么棺材啊,寿衣啊,车脚费啊,啥的,我估摸着,还得一万块钱。三老太爷有钱,可咱们不知道在哪啊。这事你们看咋办好?三老太爷可是咱族里最后一个“传”字辈的人了,后事办得太不像样了,让外姓人笑话。”

士先说完话就看着我们几个在城里工作的人。我看了看屋子里的人,他们也都在看我。我知道躲不过了,就说:

“我拿三千吧。”

其他几个在城里工作的人也跟着掏了钱。士先把钱收起来说:“咱们立个帐,花啥钱都记上。这件事就这样了,还有一件事,谁给三老太爷摔丧盆子扛幡儿?我找过三老太爷的那个儿媳妇了,我怎么说她都不让儿子来,这个王八犊子娘们。咱们可得说好了,谁给三老太爷摔丧盆子扛幡儿,三老太爷的家产就是谁的。”

有人说:“宏宾,就让你家雨来干吧。”

宏宾想了想说:“也中。可是我可不是冲着三老太爷的财产。”

三老太爷的骨灰体面风光地埋进了祖坟。

一年以后,宏宾家突然发了大财,盖起了二层小楼,还在城里买了一套大房子。宏宾的儿子结婚了,娶的是三老太爷那位未过门的孙媳妇。据说,宏宾在三老太爷的柜里发现了那个梳妆匣子,拿去卖了。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