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通APP

主题: 寻章摘句老雕虫

  • 枫叶
楼主回复
  • 阅读:1781
  • 回复:9
  • 发表于:2014/2/7 11:17:59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北票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墨也吟:寻章摘句老雕虫
   彰显人格的鹤立鸡群,必须表彰自己“做人的完美,人格的完美”。那么,怎么样才能表现这种完美呢?只需要会说话、并且把能够表白炫耀自己的话反复说,经常说就可以了。
   表白和炫耀靠的是什么?是说话,是写信,是写文章、而且一定要发表出来,还要出书。
   但是话不是那么好说的,唐朝大诗人、有诗圣之称的杜甫一生都在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应该是很会说话了吧,可这位老先生对自己要求极其苛刻,临终前还埋怨自己“恨无佳句留人间”。当然,这是一种高标准,对于一般人而言,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只需要把话说顺了,把想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不违背语言约定俗成的规范,不故弄玄虚,大约也就说得过去了,且不必拘泥语法。
   可是,如果连这些基本的要求都不能满足,小则闹笑话,丢人现眼;大则不但暴露说话之人的草包本质,而且,恐怕连人格的巨大缺陷和卑劣猥琐也会被人洞穿。
  一民间笑话:两口子准备去老丈人家拜年,临行前媳妇嘱咐老公,到老丈人家要会说话,别叫人家瞧不起你。老丈人喜欢收藏,喜欢听‘古’字,到老丈人家,一阵寒暄过后,姑爷站在一个瓷器面前,装模作样的端详了一番,赞道:好古瓷!老丈人一听心里很高兴,心想:我这姑爷行啊!媳妇在一旁脸上也觉得很有光。吃完饭,姑爷陪老丈人去撒尿,待爷俩双双解开裤带,姑爷看见老丈人的那玩意,惊叹的说:好鼓槌!老丈人听了一怔,原以为自己听错了,也没在意。回到屋里,怀孕的小姨子给他拜了一个年,只见他两眼直直的看着小姨子的肚子,突然像诗朗诵一般:好鼓肚!
   传说:解放初期,一个“一家四口人住着一间9平方米小屋”的人家里,大公子上初中了,他在化学课上学到了一门大学问,平生第一次知道平常吃的盐学名叫做氯化钠。有一天,他那“经常帮助穷人”的母亲叫他去买盐,可大公子到了小卖部时却不说买盐,而是趾高气扬地嚷道:“给我来一包氯化钠”!弄得售货员如坠雾里,不知所措。幸好旁边有一位学过化学的顾客,一边向售货员解释氯化钠就是盐,一边批评这个大公子不该学了点知识就拿来为难别人、炫耀自己。听明白了是这么回事,气得那个售货员照大公子的脸上“呸”了一口唾沫,然后操着一口正宗的天津方言骂道:“尼吗,你得瑟个嘛?你才读了几天书就这么显摆,你要是学问大了还不跑到金銮殿上去撒野!尼玛,瞧你那个天津大麻花的熊样!”
无独有偶,几十年后,还真的有人在金銮殿上故作矜持地“不惧拍砖”,故伎重演,非得把“谣言”说成是“谣诼”,将自己形容为一匹负重拉车的老马时,你说成套辕拉车就罢了,可人家不,人家一定要文绉绉地说成是“负轭”。然后,又神情凝重、摇头晃脑一连串地说了些“知我罪我,其惟春秋”什么的,假如不是当时已经提前做了几天准备的翻译现场解说,以及后来报刊上费尽心机地注释,鬼才知道他究竟说的是什么意思。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口语和书面语如何区分使用。一般情况下,现代正常人在进行口语会话时,是不会选择使用那些不通俗易懂的学名和书面语的,更不会选择使用古文中冷僻、晦涩的字词。譬如,大家都知道,水是氢氧化合物,但在说“请喝水”这句话时,谁都不会脱裤子放屁似的说“请喝氢氧化合物”。同理,即便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国学大师,也不会把吃猪肉说成是“啖彘”,除非他是与司马迁同时代的人,而且,在说这句话时,即便是在当时,也只能写在纸上,作为书面语来表达,不可能出现在口语中,否则,别人不把他当成神经病才怪。语言的规范是数千年约定俗成的,不能随意混淆变更,它对口语的要求是通俗、生动、简洁明快;它对书面语的要求是丰富、流畅、逻辑严密,当然,二者共同的要求是准确。如果有人不顾这个规律,硬是要反其道而行之,那只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此人根本不懂语言的内在联系和表达方式,自以为是、独出心裁地以丑为美。二、有意识地刻意而为之,目的是欲图通过显摆来炫耀自己的博学多才。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除了说明自己才识的浅陋、人格的畸形、卑琐之外,什么也说明不了。
   与上述丑行如出一辙、且更为恶劣的是寻章摘句。寻章摘句与引经据典有本质性的不同。当一个具有一定才学的人说话或写文章时,为了突出主题、更好地证明论点、抑或为了使语言更富感染力,加深读者或听众的印象,每每会不自觉地旁征博引,用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的典故或经典名句来说明问题。比如当年重庆谈判结束,为了感谢依依不舍、前来送别的民主人士,毛泽东随口就吟诵了李白著名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里,既用了典,又采用了对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其贴切自然地表达出了双方的深情厚谊。因此,在引经据典时必须同时注意三个方面问题:首先,引用的典故和词句应该是读者或听众比较熟悉的内容,否则,人家听得一头雾水、瞠目结舌,还不如不用。其次,所引用的和所表达的内容必须一致、贴切、自然,否则就落下了雕琢的痕迹。再次,引用典故和古文诗词,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中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切忌过滥,否则就有故意卖弄的嫌疑。而喜欢寻章摘句者恰恰就在这三个方面犯了毛病,他不是自然的引用,而是自己、更多的是让秘书在故纸堆里折腾,找出一些拮据嗷牙的古文或古诗词,一有机会便一会儿“苟利家国生死以”,一会儿“虽九死其尤未悔”,莫名其妙要死要活的,似乎从屈原到林则徐、从公元前到清朝末期的诗词名句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其实呢,这种行为正像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批评的一样,是“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其根本目的就是用艰涩难懂、花里胡哨的词语来为自己装点门面,以显示自己是多么多么的学识渊博。具有如此用心的人,必然是本性善于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的宵小之徒,其人格又怎么可能完美呢!
  用“墙头芦苇,嘴尖、皮厚、根基浅”来形容这类人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因为“根基浅”,宛若井底之蛙一样的无知,才可能以为天下人都像他一样、甚至还木有他那样的“水平”,所以皮才会厚,嘴才会“尖”,什么都能说,也什么都敢说。譬如,稍微有一点古文基础的人都知道,三闾大夫《离骚》“亦余心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中的“九死”,是一种文学作品中常用的夸张修辞手法,是形容极点的一个说法,并不是指真的死了九次。凡是个人,死一次就完玩了,怎么可能死九次啊?可人家在大庭广众之下,就敢将其解释为“我哪怕死了九次……”一下子令地球人整体晕倒,就连在汨罗江底睡了两三千年的屈原也被惊得跳上岸来,用手搔着头皮不解地问道:这是基本常识呀,你本该在学会“氯化钠”之前就该懂的,怎么七老八十了还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呢?就凭这样的水平也敢引用我的诗句招摇撞骗?就凭这样的为人也配谈“做人的完美,人格的完美”么?
  啊!古瓷!鼓槌!鼓肚!

霜叶红于二月花
  
  • 中国人
  • 发表于:2014/2/11 20:35:52
  • 来自:北京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欣赏佳作,分享精彩!问好朋友!元宵节快乐!
(0)
(0)
  
  • 川州一夫
  • 发表于:2014/2/12 13:29:29
  • 来自:辽宁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在当今快节奏的时代,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只需要把话说顺了,把想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不违背语言约定俗成的规范,不故弄玄虚,大约也就说得过去了,且不必拘泥语法。
    哈哈,文章里的故事老着笑了。
    祝您元宵节快乐!

(0)
(0)
  
  • 天地宽
  • 发表于:2014/2/12 15:20:27
  • 来自:辽宁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敢问一句:“这文章可是您笔下之作?”如是这样,可谓吾仰慕之国学批评之大师吔!
(0)
(0)
  
  • 天地宽
  • 发表于:2014/2/12 15:54:31
  • 来自:辽宁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口语的诙谐,有时可以营造出两种绝然相反的语境。这也是小品幽默笑料来源之一。
       如:“拐了!”“卖了!”连读“拐卖了!”。
       讲个笑话:有一日,龚某陪客人用餐,其中有三种红烧肉:猪、牛、鸡,龚某很有礼貌的给其中一个男宾夹块猪肉说:“来,先吃块猪身上的肉!”又夹块牛肉给另个男宾“来,你吃块牛身上的肉!”最后给女宾夹了块鸡肉说“都说吃啥补啥,您就吃点鸡肉吧。”.......
       因此,我们可否把那些“氯化钠”“古瓷”之类的语言,做为幽默笑料的很好来源,也是给我们生活增添快乐的养分。
(0)
(0)
  • 0421知心朋友
  • 发表于:2014/2/19 11:40:53
  • 来自:辽宁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奇文共欣赏,阅读有提高!
(0)
(0)
  • 品韵山人
  • 发表于:2014/2/22 20:45:10
  • 来自:北京
  1. 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文章不错,寓意深刻!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