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通APP

主题: 民间艺术——-北票的石建筑及石雕艺术

  • 走川州
楼主回复
  • 阅读:7249
  • 回复:2
  • 发表于:2014/7/22 16:05:44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北票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北票的石建筑及石雕艺术

 

       北票位于辽西山区,这里山峦起伏,绵延数百公里。这里的山多为石质,山石品种较多,其主要石质为石灰岩,花岗岩,片麻岩,砂岩,页岩,玄武岩,沸石,大理石,石英岩……,

        繁多的岩石种类 和丰富的岩石储量,为北票的石雕艺人提供了无尽的艺术创作材料。4000多年来,我们的先人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在北票大地留下了无数精美的石建筑和石雕艺术作品,为我们留下了难得的艺术瑰宝。

    

        一,北票石建筑,石雕艺术的发展历史

  

       商周时期(前1600年——-前711年)

       上世纪90年代中,末期,我国的考古学家在北票境内发现一座商周古石城,这座古石城位于大板镇康家屯小波台沟,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一座古石城。该城全部为当地砂岩石材修建。除了石质城墙,马面,城壕等建筑外,还有筑穴,石仓,石函等附属建筑。康家屯古城址是目前所知北票境内唯一的一座保持完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古人类居住的石建筑城址,该城被评为“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北魏时期(公元386年——-534年  ) 

       北魏是中国历史上佛教最为兴盛的时期,因此,全国各地在大兴修建庙宇的同时,也非常盛行依山凿成洞穴,就地取材,用洞中山石雕成佛像,如我国著名的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辽宁义县的万佛堂石窟……,这些石窟均出自北魏时期。在当时大兴修建石窟的影响下,北票南八家乡的喇嘛洞,小塔子乡的莲花山也都修建了一些石窟,尤其是南八家喇嘛洞石窟,依山而建,上下分七,八层,自东向西,在直立的悬崖上,自上向下不规则地排列着二十几个大小不同的洞窟。每个洞窟中都雕有精美,具有北魏风格的的佛像(这些佛像因年代久远而风化,有的在文革中被破坏)。

      三燕时期(公元337年——-436年)

       北票地区的石建筑及石雕艺术,不仅体现在地面建筑和实用石质物件的雕琢上,而且在一些贵族人物死后的墓葬上,也都处处体现在出石建筑和石雕艺术的精华。1957年在北票房身发现的三座石椁墓是三,四世纪之际的慕容鲜卑墓葬,这三座墓均用石块砌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票西官营冯素墓是1965年被发现的。墓内两室,两室相距最近处仅20公分,属异穴同坟,两室都是石砌椁室,石椁内壁涂抹石灰,并绘彩画,彩画描绘的内容有日月星云,人物,动物等。

      北票一带曾是公元三一五世纪东部鲜卑慕容部落的活动中心。四世纪初到五世纪初近百年的时间里,慕容鲜卑创造的三燕文化(包括石建筑及石雕艺术),对隋唐文化及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古文化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辽代(公元907年——-1125年)

       唐末,契丹兴起,朝阳(含北票)在当时属中京道,北票境内,辽代石建筑,石雕艺术的遗址遗迹极为丰富。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辽代耶律仁先家族墓。 该墓位于北票市小塔子乡莲花山村村后的王坟洼中,山洼沿西朝东,视野开阔。墓室底部用石条砌成枝状排水洞,上铺青石板,渗出的山水由排水沟引向墓外,独特的墓室石建筑在国内罕见。尤其是引起国内外考古界关注的是1983年在该墓室中发掘出来的两通契丹文小字石刻,其中一通为耶律仁先墓碑石刻,碑额阴刻;“大辽国尚父于越宋王墓志铭”,碑体刻契丹小字石刻5100余字,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契丹小字石刻中字数最多的一通墓志碑。

       清代(公元1616年——-1911年)

        清乾隆三年(1738年),北票下府惠宁寺开始修建,修建历史12年之久,为修建惠宁寺,从关内陆续请来了了大批工匠,这些工匠中有石匠,铁匠,瓦匠,画匠,铜匠,油匠,木匠,窑匠,俗称“八大匠”。其中山东青州府的石匠高存信,高存志兄弟也随大批工匠来到北票参加惠宁寺的修建工程。

       高氏兄弟到北票之后,发现下府一带山上全是细砂岩,这类岩石特别适宜石雕,遂就地取材,用下府当地砂岩为惠宁寺雕琢了所有的石刻构件。经过三百多年的风雨侵蚀,今天,这些石雕作品仍然完好如初。

      惠宁寺山门外的石狮是嘉庆十一年雕琢的,其造型浑厚而又不失其灵动,整个作品雕工细腻,是朝阳境内石雕艺术的精品。石狮重约50吨,通高近2米,连同底座共3米,为东北之最,。

      建于嘉庆二十四年的黑城子镇板达营子关帝庙的石雕钟鼓楼,造型独特,石雕构件安装严谨,几乎看不到任何缝隙。

      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

       到了民国时期,北票的石建筑和石雕艺术有了很大发展,在北票城乡几乎都可以看到这个时期留下来的石建筑和石雕作品。位于北票市土城子乡的禅宗寺钟鼓楼,哈尔脑乡的南海寺钟鼓楼,这两座寺庙的钟鼓楼,整个建筑全部用北票特有的砂岩雕琢而成,钟鼓楼的围栏部分刻有精美的浮雕,内容有“麒麟送子”,“马上封侯”,“麒麟吐书”等吉祥图案 ,充分体现了北票艺人在石雕艺术上的高超技艺。

       建国以后,北票的石建筑,石雕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石建筑和石雕艺术无论是从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有了创新和发展。这些石建筑和石雕艺术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

       北票市泉巨永乡的圣庙,是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庙宇,庙宇在建筑布局上呈田字形,庙宇分为;圣庙,娘娘庙,药王庙,圣佛殿,每一座庙,殿(目前仅存圣庙,娘娘庙)全部用砂岩雕筑,不用一砖一瓦。尤其是庙门,窗全部用镂空手法,足见其高超的雕琢技艺,堪称北票境内石建筑和石雕艺术的精品。

 

      二,北票石建筑,石雕构件的主要形式和常用石材

  

       石雕是以石材为基本材料的,一般的石材都很坚硬,它的主要手法也就集中在雕,刻和切割这三种上,为了使雕刻的物件更加精细圆滑,还要辅之以打光研磨的手段。根据石雕的空间样态,大体上可以分为圆雕,浮雕,镂空透雕和线刻。圆雕指不依附于背景之上,独立存在,完全立体,可以从四面欣赏的石雕,如石狮,拴马桩,门墩等;浮雕与圆雕的主要不同之处是它必须借背景为衬托,在比较平展的平面或弧面范围内,利用凸凹起伏来形成形象。根据雕刻的深浅厚度不同,可以分为深浮雕(高浮雕)和浅浮雕两种;镂空透雕是在深浮雕的基础上进一步雕刻,使形象除了一部分与底层背景连接外,其他形体都处于接近圆雕的状态。镂空透雕有单面的也有双面的。线刻石雕是在平面石材上用阴刻线的方式刻划形象,线刻的造型语言是线条,这一点很接近中国画中的线描。它可以根据线的精细和深浅对形象进行修饰,或古朴,或华丽,能够表现较大的场景和众多的人物。另外,线刻的方法很容易处理排列整齐,不断重复的图案花纹,因而许多圆雕和浮雕的局部细节或边饰上也多用线刻。

       北票人对石头有着特殊的偏爱,北票作为三燕故地,大辽古郡,地面上许许多多的建筑都大量使用石材。建筑上的石柱,柱础,柱额,护栏板,生活用具中的石桌,石椅,石缸,石棺等皆有造型多样,风格庄重之感。除此外,石桥,石碑,石狮,石像,石兽等等,同样是云气仙灵,姿态生动,运用寓意的收纳法体现着博大明快的风格。在这样的气氛中,北票人体现着独特的石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品味情趣,并将这种认识渗透在生活的细节之中。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每当我们见到一块石头,不管这块石头是否珍贵,只要它上面有着奇妙的纹理,或者造型有点奇特,有时仅仅是它的表面光滑,因此,都会引发一种发自内心的珍视之感。

       北票传统建筑的石雕构件中,常用的石材有砂岩,花岗岩,石灰岩,大理石等。有些石刻,石窟造像就是借助自然界中的天然石灰石,砂岩花岗岩的山形依势而雕刻的,如北魏时期雕刻的小塔子莲花山石窟造像,南八家乡的喇嘛洞石窟造像。花岗岩石质坚硬,质地较粗,只适合用于制作粗犷古朴,不强调细部纹样的石雕,原北票东升煤矿院内的矿工雕像就是用这类花岗岩雕刻的。

  

       三,北票传统建筑中的石雕构件

 

       北票无论是传统建筑还是普通民居,有些是以木构架为主的梁柱式结构,但这些建筑又不只是简单地注重结构的作用,而是几乎把每一件石雕构件运用到建筑中。北票下府“惠宁寺”的山门,台阶,大雄宝殿台阶全部用当地产的石条砌成,山门及通向关公殿的拱形门洞,也全部用的是石雕构件。

       哈尔脑乡的清心亭为一座道教寺庙,为二层建筑,所有的柱子全为石质,石柱上面刻有楹联,奇特之处是文字全部都是凸起的,这十几根庞大的柱子支撑着清心亭的整体建筑。

       大三家乡“娘娘庙”前的两根石雕的旗杆,历经近百年的风雨侵蚀,今天,这两根十几米高的旗杆仍然完好无损地矗立在娘娘庙原址的两旁。

       嘉庆二十四年修建的北票黑城子镇板达营子“关帝庙”钟鼓楼,民国年间修建的北票土城子“禅宗寺”钟鼓楼,哈尔脑乡“南海寺”钟鼓楼,这三座庙宇的钟鼓楼全部用石雕构件组成,这些石雕艺术珍品令人叹为观止。

      在过去的北票城乡的民居中,几乎都用石雕构物装饰,如;房屋正面两侧的墙上都镶有石雕花砖,这些花砖35——40公分见方,一般用深浮雕,也有少部分用浅浮雕,石雕刻画的内容以吉祥图案为主,有莲花瓣纹,祥云纹,牡丹纹,宝相纹等,有的还要配上喜雀,绶带等鸟类。

       除了在建筑伤上采用大量的石雕构件外,在北票,无论是仕绅商贾,还是平民百姓家的院外,院内,也都配有一些石雕构件,如;大门两侧的元宝形门墩,抱鼓石,院内的石锁,拴马桩……,这些石雕构件既美化了宅院,同时,又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四,北票石雕趣闻

  

       北票的石雕虽然很多,但每一件都不是随便雕刻,任意摆放的,其中有很多讲究,也有很多有趣的佚闻和传说。

       狮子在人们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狮子是百兽之王,威慑山河,立于门前,则象征着守卫。在北票地区,除了寺庙门前摆放石狮外,也有一些民居摆放石狮,这主要是依院中主人的身份,地位而定的。旧时多为王府宅第,主人大都系官府显要,贝勒,王爷及民国年间的达官贵人等,在北票,就有土默特中旗旗长沁布多尔济(北票人称小王子)的黑城子王府门前赫然摆放着一对雕刻精美的石狮。除了上述这些人物的宅第可以摆放石狮外,一般人家,即使是有钱的人家也是不能越制而自行雕石狮摆放的。

        惠宁寺前的石狮是一位姓石的石匠所雕刻的。下府一带民间传说;这对石狮雕刻安放以后的好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人为他烧香上供。有一年大旱,七月份已过,仍然滴雨未下,到惠宁寺求雨祈祷的人熙熙攘攘。有一天,因为寺内的人群拥挤不堪,甚至供品都无处存放,拜佛人无立足之地。下府有一姓张的小伙子 也手拎进寺内拜佛求雨,到了大殿一看,人山人海,真是一样供品无处存放,有香无处烧,他只好转身回来,出了惠宁寺山门,突然眼睛一亮,心想;何不去求求狮子佛,求他去龙王爷那里一趟。于是,小伙子把供品放在石座上,点燃了一柱香,然后跪在地上,磕着头说;“求求狮子佛爷,为我们百姓降一场透雨吧”。小伙子拜完石狮后就回家了。当天夜里,小伙子做了一个梦,梦见石狮子听了祈祷后,立即去了龙王爷那里苦心相劝,求龙王爷为下府百姓做件好事,排除旱情。龙王爷为石狮这种为民求雨的行为所感动,答应了石狮的要求。第二天早晨,小伙子起的最早,来到石狮跟前,只见石狮浑身湿漉漉的,小伙子不知什么原因,正在他疑惑不解的时候,突然天空乌云翻滚,电闪雷鸣,紧接着,瓢泼似的大雨下了一天一夜,很快解除了旱情。

        北票旧时有首儿歌;“小小子,坐门墩,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做什么?做裤,做褂,做鞋做袜,晚上睡不着说话”。儿歌里说的门墩就是抱鼓石,也称门座,门台。过去房子街门比较厚重,抱鼓石就是门轴下端的承接构件。抱鼓石的正面和侧面都要雕刻出吉祥图案,如;富贵牡丹,如意平安等。北票地区百年以内的都是长方形的门墩,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下府惠宁寺院内存放的两种门墩,高月80公分,用深浮雕法雕出了西游记等图案。北票百年以上的门墩多数都雕刻成鼓形。

       北票所有的寺庙中,大都立有石碑。这些石碑中一功德碑,纪事碑,还有无字碑(惠宁寺),很多石碑的底座雕有人们俗称的乌龟。其实这个非常像乌龟的怪兽不是乌龟,它是龙生九子中的第七子——贔屃,,传说中的贔屃形似乌龟喜文字,好负重又特别喜欢扬名。在远古的夏代以前,它无事时经常驮着三山五岳闯荡,从不知累。贔屃水性较好,每当它背着着大山到水里时,水浪翻滚,造成洪水决堤,水灾不断。后来大禹治水的时候用神力降服了它,并借助它的力量帮助自己移山填海,凿通水道。数年后,洪水治好了,风调雨顺,人们安居乐业。大禹看着这个贔屃,总怕它野性复发,想到它好负重,喜欢文字,又希望名扬天下,于是顺其所好,搬来一块巨石放在贔屃身上。石头上雕着贔屃协助人们治水立下的功绩,贔屃驮石碑即满足了它的嗜好,又使它不再乱动,殃及百姓。从此以后,历代的碑刻石雕就有了贔屃驮石碑的形式。这个传说在北票地区广泛流传。

       在北票石雕艺术所刻画的内容中,有很多与民间流传的民谣趣事有关。大家闲暇时听评书,经常能听到说书艺人形容某个小孩非常聪明机警,不吃亏,时常用“机灵鬼儿,透亮碑儿,小金豆子不吃亏”这样的词语,这段话是从哪来的呢?其实,追溯其源它来自东岳庙的三块石头。

       机灵鬼;在北票黑城子关帝庙的钟楼石雕构件中,雕刻了两个小道童。两个童儿头梳双髻,身着道袍,手提灯笼,笑容可鞠,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他们都眯着小眼珠朝你笑,显现出一副小机灵鬼儿的模样,特招人喜爱。关于这两个小道童有这样一个流传于民间的故事;当年常有两个喜眉笑眼的小道童提着灯笼从庙里出来买炸豆腐,所付货款经店主事后查点全是冥币。店主派伙计按其长相进庙查找,才发现为碑座两侧小道童所为。于是,这两个小道童也就有了“机灵鬼”的雅号。

       透亮碑儿;指的是石碑顶端(也叫碑额)雕刻的两条相互交错的龙纹。这个龙纹与其他的碑刻不同,用了深浮雕和浅浮雕相结合的手法,其中还有九处用的是透雕把石料刻透,逆光看可见光亮,人们也叫它为透龙碑,这种石碑在北票地区比较多,几乎每个庙宇都有这样的透亮碑儿(透龙碑)。

       小精豆子;指的是一些石材中含有一颗颗金黄色的颗粒,在阳光照射下似金子一样闪光。如北票地区储量丰厚的花岗岩,石灰岩,大理石……等。原北票旗公署门前的一对石狮及近年新发现的“北票神社”碑,就是用这类含岩石雕刻的。小精豆子的“精”字与“金”谐音,故人们都称为“小金豆子"。

       不吃亏儿;是指在一些石雕建筑上的构件上雕刻的图案,图案描绘的是小猴子捅马蜂窝。马蜂与小猴组合的图案,因“蜂”与“封”。“猴”与“侯”同音,意为“马上封侯”。不过,在这里人们又给了它新的解释;“机灵的,从不吃亏的猴,没事惹事去捅马蜂窝,马蜂飞起来蛰猴,猴抱头鼠窜,双方都不吃亏”。北票黑城子关帝庙钟楼四周的石质围栏板上,就有一幅“不吃亏”的石雕,雕工极为精细。

       北票的石建筑及石雕艺术,除了它们表面的造型特别之外,似乎更多体现的是记载着历史,反映的是一种文化的审美情趣,石雕的作用也就从实用到装饰之外,延伸出来了许多精神上的内涵,它不仅制约着社会的伦理道德,制约着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而且也是无字的礼教之书。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 0421知心朋友
  • 发表于:2014/7/23 12:12:06
  • 来自:辽宁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石雕艺术,博大精深。

(0)
(0)
  
  • 玉梅
  • 发表于:2014/7/24 9:15:50
  • 来自:辽宁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的详尽介绍,北票的石文化真是源远流长,可惜的是研究古代石文化的人越来越少了。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