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通APP

主题: (散文)· 岁月流失的歌——————- 给爱唱的知青们

  • 正言
楼主回复
  • 阅读:2775
  • 回复:8
  • 发表于:2016/10/7 8:56:49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北票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岁 月 流 失 的 歌

                                      ————- 给爱唱的知青们

       炙炎的盛夏,垂柳在微微地颤动着秀发;月光的夜晚,小溪在缓缓地波动着草儿的倩影。凸起的岩石,在野花的拥簇中注视着星空;青纱的帐内,在热浪的摧促下传来了拔节的呻吟。远处的村庄,在夜幕下轻闪着煤油发出的光亮;寂静的原野,不时地传来阵阵的歌唱 ......。
        走近了歌的源头,呈现了歌者那风华的形像;一群时代的“临时移民”————- 知青,正在用那青春剩余的精力,用喉咙诠释着心中那丝忧烦。那歌象红色海洋里的一页黄色小帆,隐漂在巨浪起伏的隙间。那不能有的爱情,那不能有的愁怅;那不能有的消极,那不能有的思念都在漆黑的夜晚冲向了寥原。
      点起蒿熏的浓烟,不顾蚊虫的扰烦,在绿色地上围坐一团。没有交响的衬拖,没有耀目的主演。那“老的”曲儿,加了“知青”们的编撰。那与时代抵触的靡靡之音,降临在贫困的荒原。它象一株染了病的小树,在“移民”的森林里悄悄地繁衍漫延。在文化饥渴是年代,仿佛成了他们心底寄托的主旋 。
       今天,人们享有着文化的多元;不可能理解“知青”们饥渴的当年。那古老的乐器那夜里偷唱的“黄曲”,早已随着时代步入了回忆。即使历史再能回放,在当今的花样百出的娱乐平台上,当年的“黄曲”也难蹬大雅之堂。只是那绿色的原野,那皎洁的月光,那丰收的土地,那绿翠环抱的村庄,都留下了余音的默默回放。
       那歌,伴随了一代人渡过了青春的时光。大家都说是某位歌唱家开创了通俗唱法的先河,其实不对,正是知青们早那歌唱家十几年就用了人们当时还不知道什么唱法的方式吼出了拿不上大面的“黄歌”。那歌,早已经被历史遗忘。那歌是“知青”们的专利,那歌是回忆的桥梁。无论后来有多么显贵,内心的音乐盒仍旧把那歌声存储。无论后来有多么失落,也用那歌声疗抚那被生活划破的伤痕。在梦中,也在哼唱着用青春寂寞谱写的已经落伍歌。
                                        ——————-  特别献给同一个知青点的傻哥傻姐们。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煤一样的性格,煤一样的热情。
  
  • 浅秋
  • 发表于:2016/10/13 20:51:01
  • 来自:辽宁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文中的情景我也经历过,七十年代下过乡的知青们不会忘记那时候的歌。写得太好了,谢谢你!
(0)
(0)
  
  • 李兀羊
  • 发表于:2016/10/13 22:07:04
  • 来自:辽宁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想起了我们那时也偷偷地唱“黄歌” 
白天大批判 晚上与几个好友一起玩时 爱唱歌的小伙伴
偷偷地吟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那时候算黄歌!
(0)
(0)
正言
正言: 是啊,那时候除了革命歌曲,都叫黄歌。我们经常唱的还有《红莓花儿开》、《山楂树》、《共青团之歌》、等等,有一个同学搞到一个外国歌曲集,我识谱,偷偷地教大家。那时候的事真是历历在目。谢谢许群老师光临,还请老师多多指导。
得失塞翁马;成败孺子牛!
  
  • 低头族
  • 发表于:2016/10/22 12:13:34
  • 来自:辽宁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美文!
(0)
(0)
正言
正言: 谢了
  
  • 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
  • 发表于:2016/10/25 8:31:43
  • 来自:辽宁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当时的政事,现在听起是笑话,时过境迁。欣赏。
(0)
(0)
浅秋
浅秋: 该内容已被屏蔽
正言
正言: 谢谢关注,欢迎光临。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